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协同治理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司法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7 08:27

  本文关键词:协同治理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司法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协同治理 少数民族地区 区域司法 构建


【摘要】:协同治理强调在一定范围内,政府、大众以及经济社会组织等,为了维护并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由政府主导所开展的广泛参与、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法律在协同治理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及习惯法的长期使用,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摸索司法规律,探寻在中国法治统一的大前提下,构建区域司法机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进程,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核心。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协同治理 少数民族地区 区域司法 构建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阈下的区域司法协同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FXB00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江苏法治先导区建设的司法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1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AFX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C95
【正文快照】: 协同治理是政府以现有法律为规范,发挥主导性作用,与经济社会组织、社会大众等一起进行友好协商、协调发挥作用,一起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在协同治理中,法律起到了规范的作用。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习惯法为依据来处理各类案件,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在经济社会发展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天山;;民族地区司法规律及司法权配置若干特殊问题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伶亚;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相冲突的实证研究——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透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汪亚光;李剑;;新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苏玉侠;;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4 杨平;;现代化视域中的西北少数民族习惯法[J];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01期

5 王欣;王磊;;试论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权的实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11期

6 王允武;王杰;;2011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2年03期

7 刘振宇;李鸣;;论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8 冯昀;金海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问题刍议[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9 刘振宇;;我国地方民族立法体系述评[J];满族研究;2011年04期

10 俞赛华;论我国变通权制度的价值[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雍海宾;民族法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兰州大学;2008年

4 孙丽君;法律变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汪亚光;新中国初期(1949-1965)民族法制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付明喜;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艾尔肯·沙木沙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少数民族犯罪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金忠山;刑事法律交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杨新红;少数民族地区刑事习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陈杰峰;;协同治理:中国公募基金会与政府之间的现实博弈与关系走向[J];学会;2009年11期

2 杨华锋;;协同治理的话语结构谱系与创新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13年05期

3 李霞;干胜道;;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刘晓;;协同治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治理范式的有效选择[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5 张洪武;;非营利组织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选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6 于水;;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辨[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7 桑玉成;;从社团发展看协同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8年06期

8 郑恒峰;;协同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9 郑恒峰;;协同治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有效选择[J];行政与法;2009年10期

10 郑恒峰;;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祖荣;;多元化协同治理与社会救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何水;;从政府危机管理走向危机协同治理[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华锋;;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7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顾昱;陈松;;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机制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顾昱;;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基于电子政务的协同治理机制及效率分析[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湘雄;毛栩;;城镇化进程中的征地拆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 周少来;复合协同治理应对城市化挑战[N];人民日报;2011年

2 杨安华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连片特困地区发展须以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破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周锦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化解“戾气”需全社会协同治理[N];文汇报;2013年

4 记者 张克;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同治理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5年

5 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 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申振东;协同治理凸显社会管理模式创新[N];贵阳日报;2011年

6 记者 宋晖 实习记者 陈曦;多元协同治理促进政府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驻穗记者 姚嘉莉;深圳社会管理 政社协同治理[N];深圳商报;2012年

8 诸巍;官民协同治理:夯实政治文明的基石[N];解放日报;2004年

9 蔡长春;浙江慈溪: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N];人民日报;2012年

10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燕继荣;协同治理才能实现社会善治[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华锋;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艳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谢祥;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撤村并社”中政府与农民组织的协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吴博;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韩畅;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4 潘宇;协同治理视角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志新;拉萨市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6 郭晓琴;基于社区公共安全网络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聂晓莉;协同治理中居民自治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郑巧;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妍;我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邹馥庆;太湖流域与区域协同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8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88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