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国家:转型中国的符号式劳动治理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循环式国家:转型中国的符号式劳动治理机制探析
【摘要】:抗争政治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运动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本文通过对一组国有企业退休工人为维护退休金权益所展开的十年抗争进行过程事件分析,来勾勒国家在劳动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官僚场域。这个官僚场域由三个相互交叉的圈子所构成:信访办圈子、信访办与法院之间的圈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圈子。这些交叉的圈子所构成的国家场域一方面通过对抗争的制度化循环而拉长了工人的斗争时间,分散了抗争的空间,从而有效遏止了抗争的激进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抗争工人与国家代理人之间的叙事化互动促进了国家资本的激活与流通,从而实现了对抗争者的象征性支配。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官僚场域 国家资本 循环 象征性支配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
【分类号】:D412.6;D632.8;D926.2
【正文快照】: 1.据统计,1995年全国劳动争议案只有3万件,到2006年达到31万件,而2009年则高达51.9万件。另据公安部统计,1993年,全国有记录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为8 700件,而2003年为5.8万件,其中工人占参与人数的近50%;2004年、2005年,群体性事件继续攀升,分别达到了7.4万件和8.7万件。20世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岩;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工人集体行动的解释框架——以西北某省X市H纺织公司的一场抗争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2 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J];开放时代;2006年03期
4 黄振辉;;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2期
5 汪建华;;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开放时代;2011年11期
6 于建嵘;;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程秀英;;从政治呼号到法律逻辑——对中国工人抗争政治的话语分析[J];开放时代;2012年11期
8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9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辉;汪璇;;工厂政体下的农民工生存境遇——劳动过程视角下的当代新工人阶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文晓波;曹成刚;唐琪;;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任瑞兴;;涉诉信访与法治的中国路径——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4 王庆明;;市场转型与底层行动的“去政治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魏伟;;警察权运行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孙梦瑶;;国内关于国企改革中工人集体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J];才智;2011年20期
7 张立刚;;宪政视野中的涉诉信访治理[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8 吴炜;朱力;;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9 沈笑嫣;;论信访制度的内在困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陈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框架下的信访制度变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王义飞;;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制度逻辑——一个再生产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远太;;国企变革与工人行动——立足转型社会的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蔡潇彬;;社会组织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关于如何突破信访困境的新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霁霞;;群体性事件中公民的角色与行为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红波;;草根如何集体行动:一项关于草根型意见领袖的政治传播学研究——鄂北二村的表达[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金涛;吴新慧;;农民工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基于浙江的调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9 冯强;陈诗甜;;新闻框架与他者建构:社会新闻中的“打工妹”形象呈现[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10 熊易寒;;从业主福利到公民权利:一个中产阶层移民社区的政治参与[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6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688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8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