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类型化思维
本文关键词: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类型化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 类型化思维 对极思考 类型谱 规范的理念类型
【摘要】:类型化思维就是指塑造事件类型,发现其典型特征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获得确定性,不需要不可或缺的要素。类型只能描述,并且具有整体意义的特征;类型化思维能够实现价值导向的思考,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进行合理评价,因而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类型化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连接问题;类型化思维中的对极思考、类型谱和规范的理念类型等方法,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意义,在于它们可以更好地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刑法的效率。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类型化思维 对极思考 类型谱 规范的理念类型
【分类号】:D926.2;D924
【正文快照】: 类型化思维就是指塑造事件类型,发现其典型特征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获得确定性,不需要不可或缺的要素。类型只能描述,并且具有整体意义的特征;类型化思维能够实现价值导向的思考,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进行合理评价,因而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类型化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秉志;彭新林;;关于许霆案件的法理问题思考[J];刑法论丛;2008年02期
2 孙培福;黄春燕;;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J];齐鲁学刊;2012年01期
3 陈金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J];法学论坛;2013年05期
4 武宏志;;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J];政法论丛;2011年06期
5 江国华;;常识与理性(八):司法理性之逻辑与悖论[J];政法论丛;2012年03期
6 周尚君;;权力概念的法理重释[J];政法论丛;2012年05期
7 张斌峰;肖宇;;法律论证如何“融贯”?——基于“斯科特杀妻案”的语用分析与建构[J];政法论丛;2012年06期
8 齐建英;;论语用学视域中的法律推理[J];政法论丛;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杨铁军;;法律带来的是什么?——评《无需法律的秩序》[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原;;中世纪罗马法的变迁与共同法的形成[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于改之;;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体系地位及其在我国的适用[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3 张守夫;;“高科技时代”的科学哲学主题:科学论题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方乐;;司法知识及其形态变迁的社会逻辑——从“难办案件”的处理切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王源渊;;法官在法律适用中的地位——法律思维与司法权限[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6 江国华;;审判的社会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李红海;;普通法的司法技艺及其在我国的尝试性运用[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8 唐永禅;论运用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9 韩登池;;司法三段论——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10 付立庆;;“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J];法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社科院研究员 侯国云邋浙江省象山县检察院检察官 么惠君;[N];法制日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付立庆;[N];法制日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望原;[N];法制日报;2008年
4 万静;[N];法制日报;2008年
5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黎宏;[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融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哲;法律寻找设证推理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中国刑事司法[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鹏;王占洲;褚琰;;刑事法制建设问题研究——刑事法制建设展望[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稿约[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2年01期
4 赵秉志;杜邈;;中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韩宏伟;;历史与超越: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刑事司法实践间的整合[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王新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叶小琴;;欧洲死刑政策的区域化[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8 赵旭;;“自首者,原其罪”之诠释及其司法实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邦明;;论入刑思维在刑事司法中的影响和运用[J];政治与法律;2010年07期
10 洪波;华清;;刑法个罪研究的创新之作——《刑法个罪司法适用》丛书评介[J];中国检察官;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灵;;刑法中概念不确定性的原因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光;社区矫正:刑事司法实践的有益尝试[N];学习时报;2004年
2 记者 甘敏;进一步提高刑法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N];法治快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王海桥 喻玫;刑法“中国型解释”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9年
4 吴晓锋;“中国量刑指南”有望今年出台[N];天津政法报;2009年
5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朱立恒;以平衡的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潘科峰;6种情形推定“明知”3种情形不影响认定[N];人民公安报;2009年
7 陈新欣;受害人转换为犯罪者[N];工人日报;2001年
8 杨立新;人权保障的又一进步[N];检察日报;2003年
9 赵宝成 陈克伟;受贿罪对象不应包括非财产性利益[N];检察日报;2004年
10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叶琦;采用暴力、胁迫手段索回、销毁债权凭证行为的司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斌;期待可能性之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开钟;李某强奸、故意杀人案的分析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国连;立功制度异化的危害及其防范[D];湘潭大学;2013年
3 苏志辉;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地位与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禹;论故意犯罪中的明知[D];郑州大学;2011年
5 杨小艳;论我国量刑辩护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3年
6 李海灵;量刑规范化实体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伍楷;论官员坐牢补偿的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纪仲昊;事后不可罚行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闫乃慈;王征宇故意杀人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0 史静;公证员出具公证书重大失实行为的刑法性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5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