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建构路径
本文关键词: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建构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司法专门化 功能主义 环境诉讼特别程序法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实践正如火如荼,但也饱受争议:质疑者或主张其存在脱法嫌疑,或认为可沿用传统司法框架而无甚必要,或以案源稀缺否定其可行性;赞同者则以环境纠纷增多与环境案件复杂作为正当性依据。这些论争不同程度上忽略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功能和内涵,即通过审判机构的专门化、诉讼程序的特别化与审判人员的专业化,以应对环境侵害的交互性、扩散性与不确定性对环境诉讼的影响。条件成熟时应制度《环境诉讼特别程序法》,对环境诉讼的管辖、审理、执行和公益诉讼等特殊规则进行规定。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司法专门化 功能主义 环境诉讼特别程序法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JZD016)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项目编号:13YBA333)
【分类号】:D922.6;D92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环境司法专门化是对近年来对地方法院专设审判机构审理环境案件的学理概括,包含了组织载体的专门化、审判模式的统合化以及审判人员的专业化,实务多以“环保法庭”代之。截至2014年8月底,已有24个省份320余家法院设立了专门审判机构或组织,并在审理程序上实现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超;;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2 黄莎;李广兵;;环保法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论证——兼与刘超博士商榷[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3 邓小云;;环境污染案件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李慧;魏俊杰;;论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政府“缺位”与“到位”——从城乡污染转嫁的维度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柯坚;;当代环境问题的法律回应——从部门性反应、部门化应对到跨部门协同的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黄莎;李广兵;;环保法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论证——兼与刘超博士商榷[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4 秦南茜;刘旭;;浅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从诉讼激励机制角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1期
5 刘丹丹;;环保法庭的环境公益诉讼审判实践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28期
6 刘超;;环境侵权责任的行为责任性质之论证及其规范意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刘超;;环境风险行政规制的断裂与统合[J];法学评论;2013年03期
8 张慧;;环保法庭的设立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吴晨郁;;浅析环保审判法庭的能动司法[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10 杨帆;李建国;;对我国设立环保法庭的几点法律思考——实践、质疑、反思与展望[J];法学杂志;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海燕;;林权改革视域下盗伐林木罪犯罪客体的反思[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杨名跨;;论利害关系人提起的环境行政诉讼[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任洪涛;黄锡生;;我国环境审判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珊;;环境公益诉讼困境新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忠辉;环境共同侵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关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方亮;我国环保法庭(院)设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曹英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破冰”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一诚;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庭[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小姣;低碳经济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妙婕;我国环境保护审判庭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瞿年生;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欧志敏;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效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名跨;论利害关系人提起的环境行政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刚;荒漠资源物权之侵权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沈忱;论我国环保司法审判机关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的比较分析[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2 孙茜;;对设立环保法庭的几点法律思考——以贵阳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3 黄莎;;我国环境法庭司法实践的困境及出路[J];法律适用;2010年06期
4 李浩;;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5 刘超;;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6 袁春湘;;2002年—2011年全国法院审理环境案件的情况分析[J];法制资讯;2012年12期
7 蔡守秋;;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几个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文敬;试论建立民商合一的现代审判制度[J];人民司法;2000年09期
9 赵笑君;经济审判庭的撤销与经济法诉讼机制的构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10 舒泰峰;;环保法庭能否守住一片河山[J];政府法制;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资敏;[N];中国环境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天宝;中美公民环境诉讼比较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2 吴勇;;程序正义的生态拓展——环境诉讼的价值分析[J];科技与法律;2005年04期
3 高媛;;环境诉讼的公益性及诉讼法保障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裴建芳;;日本环境诉讼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5 王紫零;;环境诉讼的“破”与“立”[J];行政与法;2010年02期
6 顾小峰;环境诉讼:“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因素”[J];法学;1991年06期
7 徐尚勇;张鹏;唐云岭;;举步维艰,环境诉讼如何突围?[J];江淮法治;2010年22期
8 肖建国;;能动司法,从环境诉讼开始[J];中国环境法治;2012年01期
9 吕忠梅;;环境诉讼初探——有没有环境诉讼?[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10 吴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诉讼的更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兰;;我国环境诉讼的困惑及剖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郝发辉;黄德林;;我国环境纠纷诉讼遇到的问题及建立环境诉讼制度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邓小云;;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素娟;;日本公害·环境纠纷的处理机制及其公害·环境诉讼(讲课提纲)[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 公务员 木须虫;“成本负担机制”嶼平环境诉讼门槛[N];长江日报;2014年
2 木须虫;以“成本负担机制”祛除环境诉讼障碍[N];广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赵永新;如何破解环境诉讼难题[N];人民日报;2002年
4 肖天存 卢云云;环境诉讼缘何“不给力”[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陈阳;环境诉讼:“躬行”还需多“拾柴”[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马维辉;环境诉讼或暴增[N];华夏时报;2014年
7 天津市武清区环保局 唐艳辉;环境诉讼发展需排除几大障碍[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文;环境诉讼,在艰难中寻找希望[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硕;十年荆棘路 中国环境诉讼依旧步履维艰[N];人民政协报;2012年
10 王灿发;四条款将为环境诉讼提供更多法律依据[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建波;环境诉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李维驹;环境诉讼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田芳;中国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崔阳;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路保钧;日本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梁璇璇;环境诉讼原告适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杜延广;论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D];湘潭大学;2011年
8 王耀;环境司法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霍娟;检察机关参与环境诉讼的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0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