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与司法体制改革
本文关键词:法治中国与司法体制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梦 法治中国 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司法基本属性
【摘要】: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大国崛起的深刻启示,也是对现实矛盾的积极应对。法治中国要求司法要实现公正性这一根本的价值属性,以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为此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强烈诉求。围绕司法公正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要让司法去地方化,让司法保持亲历性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等具体改革措施。但这只是基于目前情形下的改革,而不是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司法回归到基本属性上来。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关键词】: 中国梦 法治中国 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司法基本属性
【分类号】:D927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出了“法治中国”这个时代命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了专章阐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明安;;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J];法学杂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振国;;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亮点中的隐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2 张旭勇;;酒泉中院“判”人大法规无效一案评析——兼论我国司法权的边缘化[J];研究生法学;2001年03期
3 刘洪强;;《续金瓶梅》成书年代新考[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4 张海光;;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司法转型问题[J];福建法学;2006年02期
5 刘霞;;法官素质:内涵及提升[J];法律适用;2008年07期
6 王彪;;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3年03期
7 朱翠微;;司法改革视角下的法官职业伦理[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8 喻军;曾长秋;;论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制[J];东南学术;2013年06期
9 徐瑶;;顾培东司法学说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梅俊义;;破产清偿顺序与职工债权的保护[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秉乾;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吕芳;中国法院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胡晏诚;我国最高法院角色和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能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目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蒋冬梅;杀人者死的中国传统观念及其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斌林;1899-1924:马克思主义法理念初次中国化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詹俊辉;刑事被告人对质权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陈旗;法治视野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宾;中国检察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田华;民意与司法独立原则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大学;2010年
3 游俊豪;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彦;司法亚文化的负向功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韦晓璐;论审判独立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冲突的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武益江;公司僵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苏江红;试论法官思维与司法三段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周双杰;同案不同判问题探讨[D];河北大学;2011年
9 孙北;论法院院长的正当职权[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王灵;英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现代化简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环;;论司法独立[J];知识经济;2007年08期
2 王莲;;维护司法公正 推进基层法院体制改革[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3 许文泽;;对司法独立的再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丁泽军;;如何提高检察官的素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王娟娟;;浅析司法公正与民众期待[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6 顾美英;;浅议我国司法改革的价值定位[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张琳;;司法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J];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珂;;从司法独立到司法公正[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郭金才;;浅谈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10 江涌;;透析司法改革中的四大悖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查恩学;薛珊;;推进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关系探索[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钟晓渝;;实践“三个代表”、深化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小平;;司法公正的前提及实现途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张世国;;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杨荣馨;蔡颖慧;;学习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 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桂顺吉;张世国;;法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8 刘国君;张庆伟;;试论司法公正的隐患——地方保护主义[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9 杨荣新;张晓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10 曾绍东;;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方兴业 石义胜 通讯员 徐志勇;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汪映荣;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N];华中电力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郅振璞 盛若蔚 张涛 邓建胜 江夏 富子梅;深化司法改革 保障司法公正[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王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5 记者 李明;推进司法改革 维护司法公正[N];辽宁日报;200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利明;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推进司法改革 实现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袁祥;坚持司法改革 进一步实现司法公正[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红清 马东良 吴龙江 刘天资;推进司法改革 高扬公平正义[N];人民代表报;2006年
10 记者 商宇 戴娟;推进司法改革 促进司法公正[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米勇;法官遴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黎晓武;司法救济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鲁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布仁巴图;中国司法独立之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静;关于加快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谢丽琴;论对审判权的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晖;职业化与民主化之争[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邓亚华;论判决推理的含义及模式选择[D];四川大学;2004年
5 周韶峰;司法制度创新论——从司法公正看我国司法制度创新[D];中南大学;2002年
6 张靖;法官独立审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蔡保新;司法改革解析[D];苏州大学;2004年
8 许鹏;司法改革——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D];安徽大学;2003年
9 董玲;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传敏;论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12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1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