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2:37

  本文关键词: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效辩护 国外启示 立法现状 实践问题 制度构建


【摘要】: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多数因被限制人身自由,使得进行自我辩护的效果并不理想,故而聘请律师为被指控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在诉讼里已成为一种平衡控辩双方力量悬殊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律师对刑事诉讼的重要作用。此外,基于我国传统的诉讼文化,打击犯罪为首要的刑事司法理念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极易受到侵犯,律师为其提供帮助也极大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权利不受司法机关的不法侵害,并通过有效的辩护使被追诉人受到公正的审判,从而维护司法公正。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合理行使辩护权是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有效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式,律师权利的行使状况关乎刑事案件中辩护的有效性。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权的发展经历了2007年《律师法》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辩护权的内容、辩护权的行使以及辩护权的保障程度均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进步之余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是从刑事案件中辩护律师行使辩护权的视角对我国刑事诉讼有效辩护制度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有效辩护权概念及历史发展的研究,到域外先进制度经验的考察,从保障律师积极、有效行使辩护权的角度入手,结合我国现实中已有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律师辩护权利运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构建我国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的方法及进路。本文写作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对有效辩护问题的研究介绍该篇论文的写作背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做简要陈述。第二章节主要是有效辩护制度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包括有效辩护制度的概念、发展及对刑事诉讼的积极意义。第三章节主要从律师辩护权行使的角度,从我国当前律师刑事辩护权行使现状就辩护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我国当前法律规定及现实中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得出立法上尚存在的不足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节从当前世界针对律师有效辩护相关的国际法律文件及各个法系主要国家就有效辩护制度的主要规定进行介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与我国当前规定比较得出相应的经验启示。第五章节是在前文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律师辩护有效性相关制度及实践中运行状况,通过对律师权利发展趋势的把握及国外经验的启示,综合分析得出当前构建适合我国的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有效辩护 国外启示 立法现状 实践问题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2;D926.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的背景12
  • 1.1.2 研究的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13-15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研究现状评价15
  • 1.3 研究方法15
  • 1.4 论文研究思路15
  • 1.5 论文创新点15-16
  • 1.6 小结16-17
  • 第2章 有效辩护制度理论概述17-23
  • 2.1 有效辩护的内涵17-18
  • 2.2 有效辩护制度的发展及逻辑18-19
  • 2.2.1 有效辩护制度的历史发展18-19
  • 2.2.2 有效辩护的内在逻辑19
  • 2.3 有效辩护的核心内容——有效性19-20
  • 2.4 有效辩护制度价值20-22
  • 2.4.1 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20-21
  • 2.4.2 有助于查明案件真相以实现诉讼公正21
  • 2.4.3 有利于实现控辩平衡21
  • 2.4.4 有效辩护制度体现国家司法诉讼文明21-22
  • 2.5 小结22-23
  • 第3章 我国有效辩护现状分析23-33
  • 3.1 我国当前刑事有效辩护现状及存在问题23-30
  • 3.1.1 我国律师有效辩护问题相关立法现状23-26
  • 3.1.2 司法实践中律师有效辩护现状26-30
  • 3.2 我国刑事辩护有效性不足之原因分析30-32
  • 3.2.1 有效辩护制度相关立法保障不足30
  • 3.2.2 当前司法体制的构建尚存不合理之处30-31
  • 3.2.3 实务界法律工作者主观认识不足31-32
  • 3.3 小结32-33
  • 第4章 关于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的域外考察33-45
  • 4.1 有关刑事有效辩护的国际标准33-35
  • 4.1.1《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3-35
  • 4.1.2《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35
  • 4.2 世界主要法系国家有效辩护制度概况35-41
  • 4.2.1 英美法系国家有效辩护制度35-38
  • 4.2.2 大陆法系国家有效辩护制度38-41
  • 4.3 世界主要法系国家与我国制度之比较分析41-44
  • 4.3.1 会见权的原则与例外41-42
  • 4.3.2 充分的庭前阅卷权42
  • 4.3.3 较为明确的调查取证权42-43
  • 4.3.4 讯问时的在场权43
  • 4.3.5 广泛的执业豁免权43-44
  • 4.4 小结44-45
  • 第5章 我国有效辩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45-50
  • 5.1 我国诉讼构造的转型45-46
  • 5.2 有效辩护制度的立法完善46-48
  • 5.3 优化律师执业环境48-49
  • 5.4 小结49-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钟海;辩护制度很有必要[J];人民司法;1979年09期

2 彭云业,张慧平;论我国辩护制度的完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冯哲;大陆与澳门强制辩护制度之比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薄孟启;浅谈指定辩护制度[J];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01期

5 宾文高;论指定辩护制度及其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4年02期

6 孙瑞;;我国指定辩护制度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曹文安;刘方权;;人权保障视野下强制辩护制度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孙启亮;陈兟;;强制辩护制度的当代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许能凤;;中越两国辩护制度立法比较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4期

10 孙启亮;;强制辩护制度的当代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艳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辩护制度中的落实[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刑事司法中的落实[C];2012年

2 庞敏;;从人权保护角度看我国的指定辩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昌盛;在正义与效益的平衡中构建强制辩护制度[N];检察日报;2006年

2 马秋生 陈龙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美国的无效辩护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李健;铜山:“三项制度”提高案件审理质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4 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 苏珊娜   ;完善刑事指定辩护制度 保障弱势群体诉讼权利[N];甘肃日报;2012年

5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刘刚 熊彬;新刑诉法中辩护制度改革后的应对[N];江苏法制报;2013年

6 法研;汪建成:邢事辩护制度的现状与改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林雪;论我国指定辩护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2 邓彪;无效辩护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王宝川;完善我国量刑辩护制度对策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蒋军林;论我国律师无效辩护制度之构建[D];湘潭大学;2015年

5 庄晨;刑事有效辩护制度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刘菁;指定辩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吴磊;指定辩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健;普遍辩护与有效辩护制度刍议[D];青岛大学;2010年

9 王宁宁;论指定辩护制度改革[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徐国栋;论我国辩护制度的完善[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8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28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