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

发布时间:2017-10-03 01:38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


  更多相关文章: 情理审判 调处依据 调处手段 调处程序


【摘要】:在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过程中,调处和息是化解纠纷、缓和矛盾的重要手段。调处和息在中国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早在西周时即有专门官员从事民间纠纷的调处,此后日益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规范的调处体系。对调处主体、调处客体、调处依据、调处手段和调处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调处和息深刻体现了传统诉讼文化的特质,深受司法官吏的高度重视与普通民众的极大信赖。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情理审判 调处依据 调处手段 调处程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情判’研究”(10YJCZH090)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传统诉讼中的司法官文化研究”(12JD6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6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情理审判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情”或“情理”来作出判决的一种审判模式。与中国积淀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相适应,情理审判在中国古代作用广泛,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在情理审判的过程中并非单一适用法律进行判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胜;;明清徽州合同契约与民间合约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赵克生;屠钓之禁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高楠;宋燕鹏;;墓田上诉:一项南宋民间诉讼类型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田志光;;宋朝士大夫“以法治国”观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永卉;;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文;范梦;;从女鬼故事看宋代妾婢的人间生活——宋代妻妾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孙先文;张金铣;;北宋土地开发原因探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德新;;宋代邻里关系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郑颖慧;;宋代刑讯制度及其实践[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阿风;;卖身“婚书”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2 余华;;宋代妇女再婚情况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3 王沛;;社会与个人意志的衡量:从不同形态的社会看遗嘱继承制度之演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4 余辉;;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对私法关系介入的分析——以宋代的孤幼检校制度为素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5 王申;;土地视野下的宋代短陌[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文书;宋代借贷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奕;论宋代土地权利的法律调整及保护[D];南昌大学;2010年

2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邓晓飞;宋代商税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宇;试论南宋风俗画的题材拓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哲;宋代妇女财产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凝凯;宋代亲属间民事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曼;从判牍看明代户绝继承[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邱胜侠;白居易《甲乙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园园;北宋旌表制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2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62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