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信访制度改革进路探析
本文关键词:法治视野下信访制度改革进路探析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冲突多样,信访工作数量倍增,解决效果总不见好。作为一种特殊的救济机制,信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信访范围应限缩,信访程序应纳入法治轨道,司法应去行政化并充分发挥最终解决功能,信访立法层次也亟待提升。伴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经由合理的设计与改造,信访工作有望实现法治化和规范化。
【作者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法治 信访制度 司法改革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信访制度面临之困境信访不信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引发各类社会矛盾。不少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身处社会下层的民众,他们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利用,其利益又容易受到侵犯,矛盾发生时,他们往往不能凭自身力量化解,需求助于强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小林;谈信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理论前沿;2005年09期
2 刘丽;陈邕凌;;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别红暄;李优坤;;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逻辑起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4 田文利;李海波;;现代信访制度之双向重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耿瑞珍;;试析我国信访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6 王先江;张有梅;莫良元;;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周海;;信访制度的功能期待及其重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王悦洲;;信访制度与农民利益维护[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刘然;杨绍安;;信访制度改革刍议[J];现代农业;2008年10期
10 张奕;;“安全阀”如何保安全——对信访制度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萍;黄德良;;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定性分析和机构设置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萍;;信访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丰;;路径依赖理论与信访制度变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宋协娜;周念群;;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信访制度变迁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李连江;;信访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张林鸿;;论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出路[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凯铭;;浅析信访制度[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刘平;;社会转型与信访制度改革——以信访制度改革的S市为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10 袁小刚;;涉诉信访成因的深层探究——从法院审判、权力结构、当事人三维视角的考察[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劝荣;严守信访制度的法治底线[N];学习时报;2010年
2 记者 岳珂;我市召开信访稳定工作座谈会[N];鹤壁日报;2011年
3 姜明安;信访制度及其解决争议的机制应该创新[N];法制日报;2004年
4 刘武俊;信访的法治内涵[N];检察日报;2003年
5 本报评论员;和谐社会呼唤优良的信访制度[N];人民代表报;2005年
6 刘武俊;信访制度改革不宜缓行[N];中国商报;2004年
7 姜明安;关键在于倒查什么[N];法制日报;2007年
8 袁钢 杜红波;研讨涉诉信访寻求解决之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本报通讯员;利津县信访举报工作出新路[N];东营日报;2008年
10 梁爽 通讯员 梁丰;喜获省级“文明立案信访窗口”荣誉称号[N];西部法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悦良;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娜;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我国信访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辉;公共治理模式下我国信访制度完善途径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陈俊霞;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钱小红;中国信访制度及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杨团团;我国信访制度改革路径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曹波;沈阳信访制度改革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旭杰;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柳杨;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韩国策;法制化视角下的中国信访制度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颂勋;中国信访制度改革及其路径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8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7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