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环境法庭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10-06 01:29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法庭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庭 原告资格 环境权 举证责任


【摘要】:近年来,环境审判组织专门化的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已成立的许多环境法庭却面临"等米下锅"的尴尬。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当前的环境司法存在原告起诉资格受限、因果关系证明规则虚置和环境法庭的设立盲目而不成体系等严重障碍。为走出困境,有必要拓宽并明晰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一是在法律上确认环境权,授予公民提起非纯正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二是以环境权和诉讼信托、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和诉讼担当、法律监督权为依据,分别授予环保组织、自然资源监管机关和检察机关提起纯正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此外,添加原告关于被告排污行为与其受损之间存在环境上关联性之因果关系表面证据的举证责任,细化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庭的级别管辖和集中地域管辖的体系,也有助于推动环境法庭走出困境。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环境法庭 原告资格 环境权 举证责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RW2013-24)
【分类号】:D922.68;D926.2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环境纠纷也与日增多。然而,作为环境法治重要一环的环境司法,却未能有效发挥保护环境资源和解决环境纠纷的应有作用。一是进入法院的环境案件过少。据统计,2010年全国投诉到环保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守秋;;关于建立环境法院(庭)的构想[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2 黄莎;;我国环境法庭司法实践的困境及出路[J];法律适用;2010年06期

3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4 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5 吕忠梅;张忠民;熊晓青;;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J];法学;2011年04期

6 蔡守秋;论环境权[J];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王晓辉;黄婧;陈懿;;中国垃圾焚烧致病第一案评析——以因果关系证明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8 杨朝霞;黄婧;;如何应对中国环境纠纷[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9 杨朝霞;;破解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02期

10 杨朝霞;;论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基础和起诉顺位——兼谈自然资源物权和环境权的理论要点[J];法学论坛;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燕;张忠潮;郝晓红;;基于法理的流域环境权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理论歧向与体系建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宋海鸥;;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朱鹤群;;“解释论”语境下的环境侵权私法救济——以《侵权责任法》第65、66条为中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训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权学说——蔡守秋环境权理论研究述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杨朝霞;;论环境权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中国环境法学向何处去[J];研究生法学;2009年03期

7 傅卫东;;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环境侵权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8 王社坤;;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检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柯坚;;当代环境问题的法律回应——从部门性反应、部门化应对到跨部门协同的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何种权利?——一种权利视角的考察[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莫神星;闫子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的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孟庆垒;;自然物权利论争综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戚道孟;高俊芹;;环境问题与民法典绿色化的法律设想[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宋海鸥;;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王艾芝;;对我国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方法的思考——从现行法律规定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孟庆垒;;主流环境权理论的错位与出路[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8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焦君红;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锦秋;法律价值的“绿色”转向[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孟庆垒;环境责任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庄敬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左正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李华;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雅雯;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及其民事救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卢宁;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5 杨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6 陈丽;完善政府环境责任之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飞;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法律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8 张磊;论环境人权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郭文婷;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方亮;我国环保法庭(院)设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9年02期

2 熊,

本文编号:979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79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