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检察政策及其实施

发布时间:2017-10-06 11:11

  本文关键词:论检察政策及其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 检察政策 司法解释 法律监督


【摘要】:检察政策是检察机关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的规范和指导检察工作的准则。检察政策可以分为总体检察政策、基本检察政策和具体检察政策。当前,总体检察政策趋于成熟;基本检察政策缺乏明确概括,但在公诉等业务领域都存在并发挥着作用;具体检察政策内容多样,灵活实用。检察政策对总体检察实践和个案办理、对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发挥指导作用,但检察政策被虚置和选择适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完全发挥应有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充分发挥检察政策对检察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法律 检察政策 司法解释 法律监督
【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课题组集体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王守安,课题组成员:但伟、刘方、石磊、季美君
【分类号】:D926.3
【正文快照】: 检察政策,是检察机关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检察制度和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的规范和指导检察工作的准则。检察政策包括检察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策略等①。按照检察政策的概念,检察政策是围绕着检察活动展开的,而检察活动,也称检察行为,是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坚;;刑事法律监督的立法完善[J];法学;2006年08期

2 王东;;论不起诉裁量中的公共利益原则[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谢鹏程;;论检察政策[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4 谢鹏程;李勇;;检察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的历史发展[J];人民检察;2008年13期

5 ;用检察工作主题统揽全部公诉工作[J];人民检察;2005年14期

6 叶峰;;积极应对新形势 开创死刑复核检察工作新局面[J];人民检察;2013年01期

7 朱孝清;;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8 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9 卢希起;;检察政策的功能[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韩红兴;;论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公诉方式变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陆军;;民生型政府建设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鹿素勋;刘陵之;;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立法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徐和平;;论刑事诉讼中刑罚执行监督原则的构建与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薛文熹;论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严励;;广义刑事政策视角下的刑事政策横向结构分析[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7 颜九红;;论中国累犯刑事政策的重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杨诚虎;;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竞争力的关系[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周颖;;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动政治文明建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屠莉娅;;课程改革与政策生态之关联——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环;;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制度保障[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泽明;陈晓东;;宽严相济视野中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撖莉;;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陈屹立;张卫国;;惩罚和严打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陈屹立;;严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视角[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霄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红旗;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与基层民主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周小毛;和谐稳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瑞琪;“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雷;论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志坚;我国法官职业化和专业化之路径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余磊;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付翠暖;关于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青;试论缓诉制度的设立及实践操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林生存;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项目绩效评价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2 孙长永;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与证据开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文健;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审判方式的改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5 吴宗宪;论刑事政策评估的方法[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3期

6 秦前红;黄明涛;;试论司法权的能动性──金融危机中的司法权论辩[J];海峡法学;2010年02期

7 陈金钊;;法官司法的克制主义姿态及其范围[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8 韩红兴;;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价值的反思[J];法律适用;2007年07期

9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10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卢希起;[N];检察日报;2011年

2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检察院 苏琳伟;[N];检察日报;2011年

3 方工;[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国强;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霍熠;检察官客观义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响;;检察监督弱化成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2 孔德然;;关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几个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3年03期

3 刘向红;;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黑河学刊;2008年05期

4 杨玉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强化——以加强行政监督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5 赵莉;;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6 孙景洲;“另案处理”应纳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J];检察实践;2005年04期

7 王文生;徐岱;刘平;;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能之回归——“大检察”格局之构想[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8 王健;;让法律监督回归宪法本位[J];民主与法制;2010年07期

9 王评;;提高法律的公信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侧记[J];吉林人大;2011年06期

10 宋军;;法律监督理论溯源[J];人民检察;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金波;;论“谁来监督检察院”——一个概念不明晰的命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占国;;试论检察机关自侦权监督机制的完善[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8 于晓光;成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检务公开”制度[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群合;检察机关推动科学发展要处理好几个关系[N];开封日报;2009年

2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俊平;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抓好内部监督[N];检察日报;2009年

3 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民检察院 商学颖 姜全军;试论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4 红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郁;检察机关要在服务工作大局中有更大作为[N];新乡日报;2009年

5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崔伟;把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N];检察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刘鑫;主动接受监督 实现权力价值的真正回归[N];江苏经济报;2010年

7 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组长 莫文秀;强化内部监督 全面推进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乔振文应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确保办案安全是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N];朔州日报;2009年

9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南昌铁路运输分院 赵征东;应强化对刑拘后未报捕案件的监督[N];检察日报;2010年

10 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孙安勤;办案与服务之五种关系[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李辰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媛;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模式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菁;检察机关决定逮捕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继国;刑事诉讼中撤回公诉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4 罗俊辉;试论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缺陷和完善[D];湘潭大学;2007年

5 徐剑;检察机关自侦权监督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范晨辉;论检察机关的行政公诉权[D];暨南大学;2011年

7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8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刘宏光;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82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