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问题、政策及展望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问题、政策及展望
【摘要】:构建符合中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现实特征,同时又与国际接轨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从而发挥证券市场优胜劣汰、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事关中国证券市场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自我国1994年《公司法》确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以来,证券市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退市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但是不同阶段改革的侧重、特点各异并且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今后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应该从这几方面完善:设置科学多元的法定指标;提高退市规则的执行力度;理顺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推进中长期综合配套措施。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退市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一个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于促进证券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培养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①。2012年,一度因阻力巨大而险些停滞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秀华;健全退市制度 加强证券监管[J];法学杂志;2002年05期
2 项雪平;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4年03期
3 韩志国;;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J];经济导刊;2001年03期
4 许长新;境外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1期
5 戴念念;论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完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王佐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退市制度?[J];证券法苑;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雳;;金融机构保底理财的合法性迷局与困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许长新,宋敏;风险投资中资本与技术的博弈[J];财经研究;2003年11期
3 陈广胜;陈秀萍;;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会计监督浅探[J];财会月刊;2007年12期
4 吴飞;;从新华富时案谈证券交易信息产权的法律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任莉;;证券监管和解理论与制度研究——我国证券监管路径新选择[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6 徐卫;;信托监督多元化构造的法律分析[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江钦辉;周宇;;论我国《公司法》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以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为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8 徐子良;;委托理财案件法律适用难点辨析——以保底条款负外部性分析及其无效后果处理为重点[J];法律适用;2011年01期
9 龙翼飞;何尧德;;我国公司法最新修订评析[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何尧德;;我国企业改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之评析[J];法学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飞;;从新华富时案谈证券交易信息产权的法律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祥殊;证券法制演进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石太峰;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邹林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倪勇;中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朱焕强;货币资本证券化进程中的私法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卢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整体置换会计与监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宇;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法理基础与中国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会杰;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朝艳;上市公司净资产退市制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石星;金融衍生交易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帆;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沈成燕;我国证券市场转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丽娟;上市公司退市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尚杰;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马泉;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并存时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胡婧玮;创业板退市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金一鑫;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继华;关于我国股票市场退市机制探讨[J];财会通讯;2001年03期
2 韩志国;;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J];经济导刊;2001年03期
3 冯果;李安安;;上市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规制——以中小股东权益维护为中心[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4 方流芳;;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地位——反思“与国际惯例接轨”[J];政法论坛;2007年01期
5 李荣保;王韶辉;;上市公司私有化成潮[J];新财经;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市劳赛德律师事务所 张_";[N];中国信息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奏;;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2 张刚;;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前沿;2007年08期
3 张刚;;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菁;杜湘红;;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及其监管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6期
5 沈伟;肖冬荣;;证券市场信息发布与监管的博弈分析[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1年02期
6 张丹;;QFII实施现状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7 黄炫洲;;浅析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文化的三大畸形现象[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8 尹俊;;关于垃圾股在中国证券市场被不断炒作现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9 赵敏;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提升企业价值的探讨——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10 ;顺应证券市场发展方向 推动福建上市融资工作上新台阶[J];开放潮;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禄仕;李胜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戴卫清;;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失效的成因与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禄仕;李胜南;;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变化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侯建明;孙克任;李好好;;储蓄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多层次性构造[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浩;许俊霞;;证券市场会计信息供给的契约理论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姚金海;;证券市场、国企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由大小非解禁引发的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康玲;陈晓毅;秦弋雯;;广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成因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戴志敏;;个股投资价值识别的因子分析法应用[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一平;股指期货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减持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6年
2 林U,
本文编号:110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0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