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法公司机会原则探析——以美国缅因州东北海岸高尔夫俱乐部诉哈里斯案为例
本文关键词:美国公司法公司机会原则探析——以美国缅因州东北海岸高尔夫俱乐部诉哈里斯案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判例法 公司机会原则 信义义务 公司机会判定标准
【摘要】:公司机会原则是普通法国家公司法的重要学说之一,关于公司机会原则的概念问题,学术研究纷繁众多,版本各异。尽管"禁止公司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者掠夺公司机会"的禁令在美国公司法律中规定明晰,但是在争议中就如何适用该原则的标准却依然模糊不清。通过回顾美国法院和学界针对公司机会原则产生的相关判例和研究,聚焦美国公司法判定公司机会的若干标准,探析美国公司法公司机会原则的内涵。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美国判例法 公司机会原则 信义义务 公司机会判定标准
【分类号】:D971.2;DD912.29
【正文快照】: 美国公司法的基础之一是董事和高级管理者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从而保证股东利益和公司合理经营。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者被赋予经营公司的权利和做出重要商业判断,信义义务则通过法律来约束董事和高级管理者。勤勉义务关注的是做出商业决定的过程,而忠诚义务则是为了避免公司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果;;“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探究[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肖杰;;“国美之争”折射出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孙鹤鸣;中日证券发行制度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4 赵纲;;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直接责任[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5 陈宇;权责衡平:董事注意义务——经营判断原则关系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高洁;杨华;;论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邹愈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法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修祥;中国建立累积投票制度的法律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周建康,杨雪莲;略论禁止篡夺公司机会义务[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罡;;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王亦平;;国有企业权责边界划分的法律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3 朱培;;初探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郑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治理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于东智;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考察[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莹;公司清算法律制度的法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凌济;论公司机会规则的认定标准[D];湘潭大学;2010年
4 黄帅;公司股东出资方式扩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淑梅;公司治理与债权人制衡机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6 韩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贾强;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丁丽香;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巴桑顿珠;论董事篡夺公司机会的公司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会杰;论公司高管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制度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云良;法的模糊性之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2 费方域;董事和董事会的结构[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3 胡开忠;无形财产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1期
4 曹顺明,高华;公司机会准则研究[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5 马俊驹,梅夏英;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6 吴汉东;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马俊驹,梅夏英;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剑虹;;浅析美国非自愿解散中“压迫行为”的判断原则[J];金融法苑;2006年01期
2 于娟;;论美国有限合伙中普通合伙人的信义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3 于娟;;论美国封闭公司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4 王艺洁;;论美国封闭公司中控股股东的信义义务[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5 冯桂;;“公共利益”的作用与局限——对美国不动产征收判例法的观察和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Al Maleson;王昶;;法律,眉批,历史:美国判例法中的中国和华人[J];中国审判;2009年04期
7 朱圆;;论美国公司法中董事对债权人的信义义务[J];法学;2011年10期
8 刘刚仿;英国法中公司发起人对公司的信义义务[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9 王力;;美国判例法文献——美国法律文献介绍系列之七[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9年01期
10 姚莉;美国判例法中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及其相关规则[J];法学;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杰;美国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犯罪与信义义务[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谢杰 潘琳琳;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全球视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本期主持人 万静;公司利润分配该由谁决定[N];法制日报;2006年
4 魏衍亮;两大法系与我国法制改革的新格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李鸿光;融资扩股“稀释”小股东股权[N];解放日报;2008年
6 张建伟 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金融学:崛起与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飞;论美国公司法上董事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施凌燕;美国员工持股计划信托受托人的信义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黄海荣;美国公司发起人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石维技;论美国规制股东压迫的法理基础[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李靖鑫;评析美国判例法中董事注意义务标准及其借鉴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6 程国川;论英国法上公司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雷晓丽;美国公司法中的注意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杜晓帆;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李力;南非封闭公司法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邱鸿坤;判例法对美国规制内幕交易理论发展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16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1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