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05:30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探究
【摘要】:股东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亦是股东保障自身利益和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股东查阅权”,是指法律给予股东通过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会议纪录等有关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的相关资料以及询问与上述事实有关的事项,实现了解公司经营信息和公司运营状况的权利。股东要了解自己的投资去向,切实维护自身权利、实现自身利益以及公司利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公司事务与监管。然而,有效参与公司事务与监管,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公司业务、财务等经营管理信息的基础之上的。股东查阅权,恰是股东获取公司经营管理信息的关键途径之一。我国现行《公司法》第34条规定了有限公司股东查阅权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这一项规定缺乏相关实施细则,规定较为抽象,导致了司法实践往往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某些规定不同的学理观点和司法裁判。本文试图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行使主体、行使客体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进一步完善。第一章对有限公司的股东查阅权进行概述。第一节首先对股东查阅权的起源进行概述,然后论述了股东知情权与股东查阅权的关系。第三节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查阅权之间的差异。第四节对股东查阅权的性质进行探究,以方便对该权利的理解和适用。第五节分析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意义。第二章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争议主体,通过比较各国立法和各学者的观点来对每个争议主体进行分析。第三章讨论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客体范围,并着重探讨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存在问题的。第四章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公力救济的解读和完善。救济途径包诉讼方式和非诉方式,并参照国外立法提出完善建议。第五章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权利限制的探究。包括正当目的的限制、保密协议,以及公司享有的关于滥用查阅权的救济方式。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查阅权 主体 客体 公力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概述8-16
- 第一节 股东查阅权起源8-9
- 第二节 股东知情权与股东查阅权的关系9
-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查阅权规定的差异9-11
- 一、主体差异10
- 二、客体范围差异10-11
- 三、行使方式差异11
- 四、权利限制方面的差异11
-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性质11-14
- 一、法定股东权权还是非法定股东权11-12
- 二、自益权还是共益权12-13
- 三、单独股东权还是少数股东权13-14
- 第五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意义14-16
- 一、股权平等的有效手段14-15
- 二、保障公司利益15
- 三、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15-16
-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主体探究16-24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主体概述16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特殊主体探究16-24
- 一、隐名股东能否行使查阅权16-17
- 二、出资瑕疵股东能否行使查阅权17-18
- 三、原股东能否行使查阅权18-19
- 四、继受股东的查阅权19-20
- 五、母公司的股东能否对子公司行使查阅权20-21
- 六、股东能否委托他人行使查阅权21-24
- 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客体探究24-27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客体概述24-25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客体范围存在问题25-27
- 一、原始账簿可否纳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客体范围25
- 二、增加董事会、监事会的会议记录及其他合理的相关信息25-27
- 第四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救济途径27-31
- 第一节 非诉救济方式27-29
- 一、检查人制度27-28
- 二、工会介入制度28
- 三、调查令制度28-29
- 第二节 诉讼救济方式29-31
- 一、被告的确定29
- 二、举证责任的分配29
- 三、简易程序的运用29-31
- 第五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权利限制31-34
- 第一节 正当目的限制31-32
- 一、国外立法规定31
- 二、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31-32
- 三、关于正当目的立法建议32
- 第二节 滥用查阅权诉讼32-34
- 结束语34-35
- 注释35-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楠;;股东可委托他人代为行使查阅权[J];人民司法;201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岩石;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2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