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诉宁夏银祥公司、新银迪公司人格否认案评析
本文关键词:何宁诉宁夏银祥公司、新银迪公司人格否认案评析
【摘要】:由于《公司法》第20条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较为笼统,造成司法实践中对于关联公司之间能否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存在不同理解,导致形成不同的判例。何宁诉宁夏银祥公司、新银迪公司人格否认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关联公司人格否认案,该案主要存在如下三个争议点:(1)宁夏银祥公司与宁夏新银迪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本案是否应当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3)宁夏新银迪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基于本案案情及相关证据,在对关联公司认定标准、关联公司能否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及适用人格否认制度后责任的承担进行规范分析、学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类型案件的司法判例,可以得出:(1)判定公司关联关系的标准应该是持股比例标准以及控制标准的结合,以持股标准推定公司之间存在控制关系,进而在控制关系的基础上界定姐妹公司关系或者母子公司关系。(2)两家公司实为受控于王连喜的姐妹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且已经具备人格混同的特征,符合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3)宁夏新银迪公司虽未主动侵犯债权人何宁的合法权益,由于关联公司人格混同,其独立人格被否认,两公司被视为整体对外承担责任,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达到维护债权人或者被侵权人利益目的。对此,应当以当前的社会环境为基础,以立法宗旨为导向,对关联公司认定标准及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
【关键词】:关联关系 控制 公司人格否认 连带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论10-18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依据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相关案例整理与研究的切入点11-16
- 1.2.1 文献综述11-14
- 1.2.2 相关案例整理14-16
- 1.2.3 研究的切入点16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16-18
- 1.3.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16-17
- 1.3.2 论文框架17-18
- 第2章 案情概要与争议点归纳18-23
- 2.1 案情简介与裁判要点18-20
- 2.1.1 案情简介18-19
- 2.1.2 法院裁判要点19-20
- 2.2 本案审理与裁决中的争议点20-23
- 2.2.1 宁夏银祥公司与宁夏新银迪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0-21
- 2.2.2 本案是否应当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21
- 2.2.3 宁夏新银迪公司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1-23
- 第3章 宁夏银祥公司与新银迪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3-35
- 3.1 公司关联关系的规范分析23-28
- 3.1.1 国外立法规范分析23-25
- 3.1.2 我国公司法规定分析25-26
- 3.1.3 我国现行其他法律规范分析26-28
- 3.2 公司关联关系的学理分析和代表性观点28-30
- 3.2.1 “控制”标准28-29
- 3.2.2 “重大影响”标准29-30
- 3.3 既有法院判决对公司关联关系的认定标准与分析30-32
- 3.3.1 知信公司与碧信公司关联交易纠纷案30-31
- 3.3.2 天鹏公司、兰娇公司、英兰公司合同纠纷案31-32
- 3.4 公司关联关系判定标准及对本案的适用32-35
- 第4章 本案是否应当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35-41
- 4.1 关联公司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范分析35-36
- 4.2 关联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学理分析36-39
- 4.2.1 主体要件36-37
- 4.2.2 行为要件37-39
- 4.2.3 结果要件39
- 4.3 关联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判例分析39-40
- 4.4 关联公司人格否认的认定标准及对本案的适用40-41
- 第5章 新银迪公司应否对银祥公司之行为承担连带责任41-47
- 5.1 宁夏新银迪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及法律分析41-44
- 5.1.1 宁夏新银迪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规范分析41-42
- 5.1.2 宁夏新银迪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分析42-43
- 5.1.3 宁夏新银迪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判例分析43-44
- 5.2 实际控制人王连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及法律分析44-47
- 5.2.1 王连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规范分析44-45
- 5.2.2 王连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分析45
- 5.2.3 王连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判例分析45-47
- 结语47-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辉;公司人格与公司人格否认[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郭晓岚;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之适用[J];阴山学刊;2002年03期
3 李爱民;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婷;论公司人格否定理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镇;刘晓莹;;再论公司人格否认理论[J];人民司法;2005年01期
6 张一平;;公司人格否认的界定[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张付成;;“公司人格否认”辨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王延川;;公司人格理念及其在我国继受之困境分析[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9 曾英姿;;从一个具体案例谈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10 焦慧君;;我国公司人格被滥用的现状及建议[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黄一芳;周林洋;;论公司人格否认与保护债权人利益[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4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邓露茸;;从一个真实案例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古雅清;;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7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政勇;一人公司人格否定规定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陈应春;引入“公司人格否认规则”[N];建筑时报;2004年
3 虞政平;质疑“公司人格否认”之说[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吴淮平;公司人格否认司法实践中的困惑[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周吉高 刘子剑 范升强;从本案看公司人格混同的理解与处理[N];建筑时报;2014年
6 唐登国 钱晖;公司人格否认及相关法律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程照东 吴金泉;公司人格否认制的构成要件[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朱慈蕴 清华大学法学院;控制股东与公司的独立人格[N];法制日报;2001年
9 周 旭 朱 燕;对名不副实的有限责任公司之确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梁宗德;浅议“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在执行中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安毅;公司捐赠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安文录;公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卢林;公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默;公司人格否认的理性边界[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庆丰;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刘畅;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法律解决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伶颖;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博晨;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救济途径[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廖德娟;公司人格逆向否认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7 霍一震;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人保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闫艳红;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王旭东;公司注册资本修改的合理性分析与完善建议[D];广西大学;2015年
10 余家丞;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9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2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