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从法学的角度来分析,改制完成后的公司制国有企业中很多基本的法律关系仍然没有理清。民事权利和行政权力相互糅杂,是导致现在国有企业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摒弃旧有的封建思想和苏联法学的错误认识,真正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还原国有企业中法律关系的真实情况。 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主力军之一,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变革,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改变了股权结构,貌似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实际上股份制改革并没有改掉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仍然存在法律关系不明,政府角色不明,投资人权利不明,民事责任承担不明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问题的症结。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伴随着行政力量的支持而产生的,其蓬勃的发展离不开行政权利的支持,但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私法保护失效导致国有企业发展止步不前,国有资产得不到优化配置等也是因为行政权力的干扰。第二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法律地位的变化,理清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具体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出资人与国有企业之间混乱的法律关系也显现出来。由分析可知,国有企业主要面临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政府层面的问题,第二是公司层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解决问题。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出资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政府层面来看,一定要确定政府的投资人地位,明确“政府投资”的法律概念,使国资委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人,仅仅作为一个投资人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责任,享有股权;从公司层面来看,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应该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来经营,投资人作为股东的股东权利应该得到有效行使。 本文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建立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彻底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法律关系混乱的现状,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公司法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国祥;;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走之路[J];北京支部生活;1994年02期
2 王国平;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何在?[J];党政论坛;1995年06期
3 石磊;深圳市委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出台七项措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5年02期
4 ;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5年10期
5 李冬青;价值冲突时期国有企业高级经营者的道德分析[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11期
6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权不能丧失[J];经营管理者;1996年02期
7 关向东;杨秀菲;;怵目惊心的国有资产“大流血”——对哈尔滨市一些国有企业的调查[J];学理论;1996年05期
8 赵文静;对国有企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工作论坛;1997年02期
9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证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关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的通知[J];四川政报;1997年19期
10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证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关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龙;;国有企业退出机制问题[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文梅;刘瑛;刘义民;;企业定位的理性思维[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3 李好好;郑淑华;初安娴;;从内部管理看国有企业如何解困[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林子平;;对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思考[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5 黄淑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振兴(代序)[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周文雄;;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几点认识[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7 马光辉;;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企业再造[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毕汝珍;;风险投资——促进国有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袁文平;;政府与国有企业的经济关系[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10 那志超;;关于国有企业解困的对策思考[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锡林;散尽“蒙牛”牛根生回归原点后的N种猜想[N];国际商报;2009年
2 长盛基金公司;央企重组是投资主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3 李晓帆;浅析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N];安徽经济报;2005年
4 记者 袁启华 凌林;深圳特发集团再度踏上维权路[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孙亚菲;国企:改制攻坚愈挫愈奋[N];南方周末;2003年
6 本报记者 何其琛 通讯员 范竹标;国有企业招牌还灵吗[N];中国商报;2001年
7 湘湘;国企欠薪老总不得加工资[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传佳 本报记者 陈少蔚;发展循环经济国有企业责无旁贷[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王婷邋周明;利好国有经济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王耀中 刘志忠;引进战略投资者 提高国企自主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万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周权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天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徐晨光;国有企业董事会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孟令国;中国企业管理层隐性激励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罗志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治基础[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孔新宇;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式的国际比较[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金珍庆;中韩国有企业改制及其相关保护小股东权益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俊;国有企业投资人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曾爱军;国有企业财务动力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肖海翔;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融资体系安排及定价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黄新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徐丽敏;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债务转移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郭怀平;论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D];厦门大学;2001年
7 刘汪敏;关于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晓红;资本结构与国有企业“债转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黄佩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平湖;国有企业机制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0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4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