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19:23

  本文关键词: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激励比例 公司绩效 激励效果


【摘要】:股权激励的实施是为了刺激管理者能够对公司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促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趋于一致,被认为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越来越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国内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股改之前的股权激励多半是法人股和职工股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司福利,而非真正是意义上的股权激励。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全流通,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的出台消除了的股票来源受限的障碍,无论是制度上还是法律上都为股权激励的实施扫清了障碍。所以,股改之后研究股权激励的实施是否会提升上市公司的绩效更有意义。 本文通过选取自2006年以来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剔除已经终止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的公司绩效是否得到提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四个相关假设,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以及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即会计利润,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股权激励的实施对管理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股权激励对EVA回报率的提升不明显,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由于该指标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评价绩效,同时实证结果也说明了股权激励的实施并没有很大程度的为公司创造价值;最后,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高管层股权激励效果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新制度和资本市场实现全流通的背景下,不论是从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来讲,我国资本市场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完善,所以选取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数据样本,对研究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后是否提高了公司业绩显得更有价值。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管理层持股的来源比较复杂,并且股票期权激励在持股比例中是体现不出的,高管持股比例更多的是福利形式,而非激励形式,所以本文以激励比例作为研究变量并且在评价指标中引入EVA,更能客观的对绩效进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F832.51;F2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现杰;王怀庭;;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影响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2 高峰;夏爱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蔡珊珊;;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新视点——期权激励的中、短期效果检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4 唐睿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J];财政监督;2009年02期

5 陈勇;廖冠民;王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6 于东智,谷立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9期

7 张维迎,吴有昌 ,马捷;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8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9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10 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军;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2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82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