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5 08:17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责任 初始章程 修订章程 限制股权转让 效力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不管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只是由于采取不同的法律传统和经济法律政策,各国的限制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国家或地区立法并没有直接作出限制,而是交给股东通过章程来做出限制或不限制;有的国家或地区直接以立法的形式作出限制。我国经历了从法定限制模式到2005年《公司法》的补充性章程限制模式的立法转变。目前“股权转让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在司法实践却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同,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在股权转让方面具体适用该条款时出现分歧,进而产生纠纷,也出现裁判不一的问题。有的学者提出,目前应当是把公司法中有争议的条款与实践充分结合来理解这些条款的内涵,解释论的地位应该高于立法论。本文立足于法律条文的理解与运用,拟就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的效力展开分析,以窥探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另有规定”给公司或者是给股东多大的“遐想”空间。本文主体内容以三大部分来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限制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股权转让限制的立法规定及立法模式的转变,特别是2005年对1993年《公司法》的修订,使股权转让通过公司章程来限制成为一种可能。另外,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本身的“人合性”的分析,以及股东意思自治为章程限制提供理论依据方面,论证股权转让限制的正当性。第二部分是关于不同阶段的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不同法理基础。首先通过司法实践案例来总结章程限制的几种表现形式,包括初始章程强制转让或者禁止或变相禁止转让的限制,以及修订章程股权转让的限制。另外,对初始章程与修订章程关于限制股权转让是否存在不同的法理基础进行了分析。由于公司法对初始章程和修订章程的制定与修改规定了不同的规则,同时由于章程约定的内容的性质不同,二者关于限制股权转让是存在原则性差别的。第三部分是关于章程限制股权转让效力的实证分析。针对这部分内容,笔者依然通过精选的几个司法案例,结合中内外学界、实务界以及立法例对初始章程和修订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进行分析,揭示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乐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透析[J];经济问题;2003年01期

2 雷桂森;;公司章程越权条款研究——以强制股东转让股权条款为样本[J];人民司法;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291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291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