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调整
本文关键词:论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调整 出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是不能受劳动法调整的。从我国的立法例上,并没有将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范畴,其劳动关系应当由民法之合同法或公司法或金融法调整;从法理上比较分析,域外的很多立法都是将高级管理人员划归雇主的范畴,排除适用劳动法,例证了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不应当由劳动法调整。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labor relations of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can not be adjusted by labor law. From the legislative example of our country, the labor relations of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labor law. Its labor relations should be adjusted by the contract law of civil law or the company law or financial law;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egal theory, a lot of legislation outside the country is to put senior managers into the category of employers and ex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labor laws, which exemplifies that the labor relations of senior managers should not be adjusted by labor law.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09YJA820060)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9]13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y015)”资助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编者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是否由劳动法调整在理论界是有争议的,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一般将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视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所发生的劳动争议多依据劳动法仲裁或判定。在现有劳动法律格局下,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何种策略和方法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2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姜颖;;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4 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年01期
5 梁平;陈奎;;大学生就业困境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以《劳动合同法》制定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7年08期
6 马延军;;法律视野下的劳动力派遣[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潘志江;;离职后竞业限制的法律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毕仲春;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组织与行为法律规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雯雯;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之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平井常雄;论日本终身雇佣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薛孝东;劳动力派遣的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王珏;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看事实劳动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韩方方;论我国劳动力派遣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崔浩;不定期劳动合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唐付强;劳动力派遣共同雇主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田亚强;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卜燕鸿;初探竞业禁止合同[D];广西大学;2007年
10 张进锐;人事保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龙香,何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劳动权利与义务立法探究[J];理论界;2005年06期
2 张晓阳;张嘉良;;现代劳动法中雇员违约责任的弱化[J];行政与法;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力秋;;能人至上——一个在港中资企业的奇迹[J];新经济;2002年08期
2 ;CFO职场风向标[J];首席财务官;2011年08期
3 田洪刚;刘际陆;顾雯洁;;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绩效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林清快;;寻找高校企业文化的经营者[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9期
5 ;数据[J];新财经;2011年09期
6 ;我国开始培养企业管理信息化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J];电源世界;2002年06期
7 王能元;康绍莉;;国企董事会:做好接棒的准备了吗[J];董事会;2011年07期
8 施金龙;陈志卿;;基于非财务数据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9 李晓慧;;Kathy Schwalbe IT项目真的一团糟吗?[J];信息方略;2010年Z2期
10 古华;;优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致平;肖转乔;;高级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来自综合行业的经验分析[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潘飞;童卫华;;我国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现状与分析——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诗达;;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刘彤;;河北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陈诗达;;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企业社会责任[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劳动关系[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关景欣;;公司期权的设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诗达;;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关注公司里的“B角”[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一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广军;市上举办“创业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N];武威日报;2008年
2 依旺;11名高管成为第一大股东[N];北京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陆慕寒;齐荣纺织开展管理人员“修炼”工程[N];中国纺织报;2006年
4 记者 陈鹏;全市创业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N];武威日报;2007年
5 乔新生;股权激励机制谨防适得其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王新刚;东营直属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业发展[N];粮油市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悦森;邳州览胜喜获“金钥匙”[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玉;市属大企业高级研修班开班[N];青岛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申林英;总部参与有助并购交易成功[N];证券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周宗明 通讯员 陈烈新;杭机: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企业[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君;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朱红军;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原因与经济后果[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3 蹇明;基于控制权的企业家激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张雪岷;基于EVA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马磊;高管更换、公司业绩与治理机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路运锋;独立董事与投资银行治理结构[D];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
7 王俊杰;制度合法性与国有公司治理的“选择性”路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葛军;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戈阳;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林浚清;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绩效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霞;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机制探析[D];四川大学;2004年
2 房虎飞;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内蒙古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调整实证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2年
3 詹万玲;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伍定军;某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性激励机制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曹蓉蓉;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聂菁苗;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吴春燕;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非常规变更影响因素及绩效差异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白雪;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薪酬及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想;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关键绩效考核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钟华;中国石油高级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1434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3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