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17 01:29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思考 出处:《生产力研究》2007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治理结构 公司法


【摘要】:我国现行的单层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上缺乏合理性,实践证明治理绩效欠佳。美英式的单层一元制治理结构本身存在天然缺陷,更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在单层二元制结构下引进少量独立董事的做法,完全背离了独立董事制度的精义,不但没有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优势,而且适得其反。我国上市公司应采双层制治理结构。
[Abstract]:The cur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ingle-layer dualist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lacks rationality in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is po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ish single-layer monolithic governance structure itself has its own natural defects. The introduc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under the single-tier dualistic structure completely deviates from the essence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does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counterproductive.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should adopt double-level governanc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D912.29
【正文快照】: 公司特别是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①因而成了近年来各国公司法修改和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总的来看,在各国公司法上,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决定有关公司实体及其变更方面的重大情事,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代表机关,行使经营决策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姚伟,黄卓,郭磊;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2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3 冯根福;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5 李哲,董海峰;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现实下的再思考[J];法学;2001年07期

6 甘培忠;康复我国上市公司的四项施治方案论证——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观察[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7 沈艺峰 ,张俊生;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连福,张耀伟;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5期

2 田新苗;论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姜宏;;从分权型模式向治理型模式转变[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5 张传洲;;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变迁——基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解释[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吕云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蔡玉程;王淑珍;;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理论回顾与启示[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8 谢清喜;科学理解和认识中国的MBO[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9 吕天奇;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效率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10 战勇;严太华;;公司治理中多重委托代理悖论与制度辅助——兼与冯根福商榷[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董直庆;王林辉;;权力制衡和“控制权回报”——我国农村村庄经济组织公司治理结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黄兴年;;独立董事制度:一项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企业治理制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小荣;;不同股权控制方式下上市公司交易安排的理论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鲜华;田金信;周冬丽;;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范一丁;;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结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范一丁;;国有企业董事会决议为关联企业担保的效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彤;;监事会、董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国良;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晓伟;风险投资治理的博弈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吴树畅;相机财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项剑;美国规制要约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邓菊秋;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9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方;金融体系与法律制度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若华;上市公司管理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D];湖南大学;2005年

3 卢乐云;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张宁;保险机构投资者战略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吴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申心吉;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庞玺权;我国转轨期间企业家激励与约束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建平;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鄢小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立清;在中国企业实施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2 冯根福;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3 潘新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4 冯根福,闫冰;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5 萧松华,刘明月;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理论评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6 郑红亮,王凤彬;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7 李善民,王彩萍;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6期

8 邹风;陈晓;;“三分开”政策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9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10 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J];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创维事件”启示录[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1期

2 楼建波;;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法律强制、政策引导、道德劝诱[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3 赵雨昕;;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法律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吕永铮;;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侵害及保护措施[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5 糟剑平;汪林峰;;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社会责任的若干法律思考[J];攀登;2011年04期

6 陈亦聪;武俊桥;;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以刑事责任为中心[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8期

7 范志鹏;;香港证券主板市场停复牌制度浅析——兼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比较[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8 李云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基准日与交割日之间的损益处理[J];中国律师;2010年02期

9 程桦;;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公平原则的运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10 李文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与监管[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2 钱丽萍;;略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允性探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顾功耘;;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浦增平;;谈上市公司的连保债和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王宇;周艳;;证券市场信用制度的商事法律控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薛世才;;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地位和作用之比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相天起;;浅析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机制[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徐永前;张永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关联交易中的职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顾肖荣 陈历幸;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的五项举措[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钱晨;规范上市公司的“利器”[N];上海金融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程霞;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N];北海日报;2009年

4 长春邋金融顺;关于《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建议[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王海霖;从上市公司分得的股票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N];江苏经济报;2011年

6 Q孟推,

本文编号:1435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35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