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受益人主体说的人文精神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 法人 受益人主体说 个人主体性 人文精神 出处:《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于法人否认说中的受益人主体说,学者往往仅止于简介其内容,而未能抓住其精神实质。然而法人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受益人主体说以个人为本,深刻地揭示了法人制度中个人的主体性及其权利的源发性,从而寄托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针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民法典制定与公司法修改工作,该说对我们有着特别深刻的启示。
[Abstract]:As for the theory of beneficiary subject in the theory of legal person denial, scholars often only simply introduce its content, but fail to grasp its spiritual essence. Howeve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egal person system shows that the theory of beneficiary subject is individual-oriented. It deeply reveals the subjectivity of individuals and the origin of their rights in the system of legal persons, thus relying on the profound humanistic spirit,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ivil code and the revision of company law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we have a particularly profound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关于法人本质问题,国内学者多有论述,但大多属于补课性质,未能有所突破[1]。当然,也有学者尝试从新的角度进行探讨[2],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法学史上关于法人本质问题,曾经有过长期争论,产生了著名的法人三学说:拟制说、否认说与实在说,各有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慧峰;论法人的本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松;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兼评《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的认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凤民;;性骚扰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田茂兴,王娓娓;对物权优先效力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刘用田,孔少飞;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之关系略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刘薇,石涛锋;论完善内幕交易案件的代表人诉讼制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勇;团体人格观:公司法人制度的本体论基础——罗马法中的人格学说与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忠;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黄颂;自然法观念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9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茅锐;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受伤害事故与教育预防的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隋军;论提单的可转让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甘瑛;公司章程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邴玉阶;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有关代理的几个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姜文;论公司法人机关成员的民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李大军;论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廉晓春;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构成及抗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利明;试论我国民法典体系[J];政法论坛;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黎;;信用证修改的效力[J];人民司法;2011年04期
2 程良次;周江;张喜元;;降低保函业务资本占用水平的法律对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3 谭义勋;;从一起索赔纠纷谈银行保函的风险及对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4 赵庆鸣;张娅;;我国见义勇为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不足及完善[J];创新;2011年04期
5 凌雯;;我国遗嘱信托制度之规范重构——立足于现有法律框架内的分析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6 ;律师说法[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9期
7 何金阳;;从民间借贷到不当得利——兼论不当得利的举证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8 潘家永;;我能否要求走失孩子的父母支付必要费用[J];江淮法治;2011年10期
9 郭斌;;合同自由的限制——以第三方利益为视角[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10 高颖杰;;版权信托中受托人的法律风险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强;;信用证出口押汇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2 李发嘉;;进口押汇及其信托收据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沈雄杰;;建设工程款业主支付保函制度的法律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杨芳;;浅析单位组织团购商品房中单位与购房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构造[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叶卫兵;吕俊;;体育比赛中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王卓勋;;不当得利的几点法律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陈明灿;何彦升;;论不动产权利信托登记——以公示制度与强制执行为中心[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楼国华;;浅议格式条款[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岳茜 孙晶;我省企业成为全国首个受益人[N];湖北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新;见义勇为引发诉讼之后[N];西安日报;2010年
3 胡永红;你的保险让谁受益?[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毛锦萍 通讯员 罗学源;助人意外受伤,,受益人要赔偿[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邱永军 房春生;帮工受伤未邀请的受益人也应补偿[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杨哲勇;足球竞赛中受伤受益人应承担补偿义务[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陈承保;执意帮工被蛇咬 受益人理应补偿[N];法治快报;2006年
8 淮安市检察院涟水县检察院 周安宁邋陶书祥 杨华康;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继承[N];江苏法制报;2008年
9 记者 郭珊 实习生 黄文苑;版权费受益人知情权应受尊重[N];南方日报;2007年
10 洪书琴;不当得利应有善意与恶意之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董勤;国际担保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燕;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冯兴俊;私益信托的移植与本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林;推定信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燕;关于完善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法律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申洁;见义勇为受益人补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何周平;信托连续受益人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熊凯;信托与合同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杨科;国际贸易中独立担保的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周波;终身定期金合同刍议[D];烟台大学;2008年
7 李欢;独立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方芸;拟制信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顾筱;我国专利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静;社会募捐法律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4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4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