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省性公司法规则的角色:基于股东自治缺陷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股东自治 缺省性规则 强制性规则 出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股东自治存在着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机会主义式章程修改等缺陷,除了强制性规则以外,缺省性规则对此也可以发挥矫正作用。基于私法自治的理念,在因应股东自治的缺陷时,立法者应优先选择缺省性规则而非强制性规则。
[Abstract]:Shareholder autonomy has defects such as incomplete contrac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xternality and opportunistic amendment of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except for mandatory rules. Based on the idea of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legislators should give preference to default rules rather than mandatory rules in response to the defects of shareholder autonom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经济法学(S3090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公司法中的缺省性规则研究”(09YS3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我国1993年《公司法》的缺陷之一是重管制、轻自治,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则赋予公司和股东更多的自治空间,这一立法理念的转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一个普遍承认的事实是,股东自治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很多学者遂以此为理论依据,主张公司法应以强制性规则来限制股东自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公司章程变更法律探析——从动因和规制层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3 赵晓华,潘凤焕;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肖泳冰;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权力制约的模式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张卫英;法人是否可以担任公司董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宋刚;论现物出资——兼评我国公司法之相关规定[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7 赵晶;浅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地位[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8 闻德锋,梁三利;论公司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9 陈晓;;浅议资本多数决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鲁超;法理学视角下的公司社会责任[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国奇;;设立中公司若干法律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邓小明;控制股东义务法律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丁珍燮;股份有限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胜兰;公司机关制度的完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林咸龙;一人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姜军贤;公司越权无效原则的沿革和越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马明明;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陈德丽;关联交易的中外公司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6 蒋海亮;公司设立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艾超;公司董事民事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黄艳芳;公司董事注意义务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黄琨;股东出资义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曹秀峰;“注册资本不实”的历史话语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泽传;论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J];改革;2001年06期
2 刘俊海;《公司法》面临全面修正[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07期
3 甘培忠;康复我国上市公司的四项施治方案论证——从公司治理结构视角观察[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4 方铮;公司章程法律问题研究[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刘俊海;《公司法》修改应着力创新[J];法学;2004年07期
6 甘培忠,吴韬;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探析——兼论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之完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蒋大兴,金剑锋;论公司法的私法品格——检视司法的立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司伟;契约视野下的公司自治与政府干预——从“健力宝事件”看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应强调的理念[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睿,胡贞珍;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重新定位——以中小企业为目标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陈永健;;新《公司法》尊重股东自治[J];中国科技财富;2005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俊海;修改《公司法》 完善公司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记者 郭凤琳;价值创造是市场长治久安的根本[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俊海;以创新理念重塑服务型公司法[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王信玲;公司减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华东政法大学 张大海;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平等购买权探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丹;论公司自治的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易倩;论打破公司僵局的法律途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7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