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中日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3 22:08

  本文关键词: 公司司法解散 中日比较 完善建议 出处:《日本研究》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05年新修订的我国《公司法》和同年日本公布的《日本公司法典》为比较蓝本,围绕公司司法解散的类型、司法解散请求权的主体、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滥用诉权的防御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两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异同,提出在借鉴日本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newly revised Company Law of China in 2005 and the Japanese Company Code published in Japan in the same year. It focuses on the types of judicial dissolution of the compan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right of request for judicial dissolution. The legal reasons of judicial dissolution, the defense measures of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etc., are compared,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judicial dissolution system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summed u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perfecting the judicial dissolution system of Chinese companie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from the judicial dissolution system of Japanese compani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12.29
【正文快照】: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是指通过司法判决,裁定陷入僵局的公司解散,以打破公司僵局,保护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制度。2005年10月27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我国《公司法》)第183条明确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公司章程变更法律探析——从动因和规制层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3 肖泳冰;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权力制约的模式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卫英;法人是否可以担任公司董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赵文桦;职工监事法律制度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6 任佩;我国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之反思[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7 罗飞,柳木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财务监督[J];财会通讯;2001年10期

8 徐伟;公司分立中股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9 赵汉军;熊意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叶林,刘辅华;构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通讯表决制度的法律思考[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明辉;白云霞;;监事对财务报告之法律责任[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吴再丰;我国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金剑锋;关联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咸龙;一人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韦新举;公司治理结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马明明;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4 陈书鹏;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尚春霞;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白贵华;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张家兴;降低现代公司的代理成本[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李鲲;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李瑞超;董事竞业禁止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林源;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水芽;卢琼英;;中日反倾销税的比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李霞;;论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价值[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3 阎良础;;中日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王仁富;;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探析——兼评我国新公司法第183条[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5 阎良础;;中日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法律辨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覃远春;刘小彤;;公司僵局与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7 苟长青;;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完善[J];理论导报;2011年02期

8 吴小评;;论独立董事制度系统功能的定位——从中日比较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8年10期

9 赵慧莹;郭玉昆;;公司司法解散的理论基础[J];今日科苑;2009年11期

10 龚媛媛;;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永远;中日企业所得税调控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付强;公司司法解散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楠;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的当事人相关问题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云鹏;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媛;论公司司法解散在我国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马永飞;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8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