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构:两大法系公司检查人选任制度及其借鉴
本文关键词: 检查人选任 模式选择 公司外部监督 股东知情权 选任制度 英国公司法 制度建构 股东大会 大陆法系 少数股东权 出处:《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检查人选任制度不仅是实现公司股东知情权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公司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大陆法系奉行的私法选任检查人与司法选任检查人并存模式与英美法系实行的行政选任检查人模式在制度构造、价值理念和制度实效上既有区别,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建构股东知情权规则体系、完善公司外部监督和保护少数股东权利的角度出发,我国公司法都有必要选择性地借鉴大陆法系的检查人选任制度。
[Abstract]: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inspector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hareholders' right to know,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the company. The model of the coexistence of private law electors and judicial electors pursued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administrative elector mode implemented in the common law system are in the system structure. There are not only 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system effectiveness, but also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tructing the rules system of shareholders' right to know, perfecting the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the company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on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inspectors in civil law system sel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桂清;公司治理的司法保障——司法介入公司治理的法理分析[J];现代法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宏辉,张德峰;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之建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蔡虹;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许少波,尹绪洲;我国家事审判制度之建构[J];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章武生;督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5 郭美松;民事公开审判原则的相对性——兼析公开审判原则在人事诉讼中适用之例外[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6 邵俊武;建立婚姻家庭民事诉讼专门程序之我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谭恩惠;段灵芝;;司法介入公司僵局处理制度的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宋智慧,袁雪;我国法律有关失票救济规定的不足与完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赵明;民事程序选择权浅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章武生;民事简易程序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书瀚;;民事申诉制度研究的新视野——以申请检察机关抗诉发动再审为中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丁俊峰;合同视角下股东知情权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姜霞;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要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颜运秋;公益经济诉讼:经济法诉讼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湘程;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陈文远;论重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督促程序[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杨静;行为保全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刘翠萍;财产保全救济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罗鹏;略论民事公益诉讼[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祺;公司僵局解决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邵彩然;论人事诉讼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洪朱丹;民事保全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许蔓莉;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李学林;我国公示催告过程中票据善意取得保护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石;我国全民所有制改革的模式选择问题综述[J];理论前沿;1988年30期
2 江必新;论行政诉讼审理范围的模式选择[J];法学评论;1988年03期
3 马庆泉;;不同企业模式中两权分离状态与企业模式选择问题考察[J];甘肃理论学刊;1988年01期
4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党政分开调研课题组;党政关系改革与干部队伍意向[J];管理世界;1989年01期
5 信卫平;对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模式的初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总目录(总第58期—第63期)[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1年06期
7 吴建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的目标模式选择[J];法学论坛;1992年04期
8 陈岚;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模式选择[J];特区经济;1993年04期
9 李宗桂;;评中魂西体的文化重构论[J];湖湘论坛;1993年03期
10 彭定光;;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比较[J];湖湘论坛;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瑞菊;刘镇清;;兰姆波无损检测有效性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2 邱志刚;李志真;陈梓雄;邓汉权;;高层信息系统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3 刘勇;张春生;;论国有商业企业产权变革的多元化模式选择[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张泽文;徐家相;黄明龙;;突发性事故医疗救援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5 程慧伊;;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共同沟”简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6 韩之国;;论海事统计分析系统方案设计的模式选择[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7 陈希敏;高帆;;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模式选择[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武继承;游保全;汪立刚;;我国高效节水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选择[A];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2001年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云枫;崔敬东;;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粟亦农;罗积润;吴德顺;郭炜;;8毫米2次谐波回旋管永磁包装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通证券研究所 石建民博士;我国社保基金入市的意义与模式选择[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秦晓;组织控制、市场控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3 崔松 张宏;通货紧缩会计的模式选择[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尹德凯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分行;二级分行组织体系的目标趋向及模式选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5 田国宝;刑事质证程序的模式选择[N];检察日报;2001年
6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 乔治·德·孟尼尔;养老保障的模式选择[N];经济日报;2001年
7 姚志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张开杰;论国有中小企业公司化改制的模式选择[N];发展导报;2002年
9 湖南省地税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孙建章;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的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N];湖南经济报;2002年
10 兴业证券 傅建设;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模式选择[N];证券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安宇;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与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周国良;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夏清;中国电力市场模式选择与电网企业战略重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王志扬;开放社会、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开放模式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7 罗俊仪;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李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胡罡;中国银行业并购研究:动因、效应及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旭;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研究及模式选择[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万舟;住房分配货币化—住宅体制目标模式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崔惠贤;对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探讨[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5 李俊峰;开放经济中的金融自由化及其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6 曹耀红;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六芳;我国钢铁产业转型模式与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徐瑞蓉;长泰县祭头双方言交际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沈迪非;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演变、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兼论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推广[D];浙江大学;2001年
10 蒙晓阳;自然人人格权客体范围之扩张——法的人文关怀体现[D];广西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50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00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