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效力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关键词: 股权质押 质权 目标公司 出质股东 质权人 外资公司 行政审批 出处:《中国法学》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担保法》第78条与《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3条应予废止,股权质押合同原则上自其成立时起生效。《物权法》第226条第1款应修改为股权质权自公司股东名册记载股权出质事实起生效,工商行政部门出质登记仅具有对抗等三人的效力。股权质押合同的生效和股权质权的设定均无需遵守《公司法》第72条有关股东向公司外第三人转让股权的程序性规定。目标公司对质权人负有尊重和维护质押股权价值的义务。现行部门规章对外资公司股权质押行为采取审批生效主义的保守态度应予废除,从而将股权质押效力彻底回归合同法、物权法与公司法的轨道,最终实现内外资公司股权质押规则的统一。
[Abstract]:Article 78 of the Guaranty Law and Article 103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aranty Law shall be repealed, The equity pledge contract shall, in principle, take effect from the time of its establishment. Paragraph 1 of Article 226 of the Real Rights Law shall be amended to take effect from the fact that equity pledge is recorded in the register of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The pledge registr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only has the effect of antagonizing the other three persons. Neither the validity of the equity pledge contract n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quity pledge right need to comply with the procedure of transferring the shares of shareholders to the third party outside the company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72 of the Company Law. The target company has the obligation to respect and maintain the value of the pledge equity. The conservative attitude of adopting the principle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the equity pledge of the foreign capital company should be abolished. Thus, the validity of equity pledge is completely returned to the track of contract law, property law and company law, and the unification of equity pledge rul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nies is finally realized.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期海明,韩冠;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林建伟;股权质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以制度价值为中心的考察[J];现代法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正,朱仁友;论所有权范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奚玮,朱水岭;善意取得法律要件之重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李明发,朱庆;建筑物区分所有人之成员权性质探究——兼论《民法典》中之相关制度安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杜颖;人格权保护中的保全请求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徐志红;郝守则;;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适用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钱明星;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刘丽;对物权请求权类型的再认识[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钱小平;业主公约法律性质之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钟青;权利质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程云行;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小娴;抵押权实现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张克强;土地承包制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廖晖;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郭策;信托财产独立性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于春;论浮动担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申建平;物权变动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冀诚;论动产抵押权的优先效力在我国民法上的应有状态[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尹德永;试论项目融资担保[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琴;关联交易及其公司法规范[J];财经论丛;2000年03期
2 程宗璋;关联交易避税及其税法规制问题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林建伟;刘芳;;关于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若干思考[J];福建金融;2006年06期
4 林建伟;股权质押的安全性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5 严晓慧;股权质押的设立若干问题探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付小川;股权质押基本问题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张燃;略论股份质押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杨立安;最高额抵押若干问题探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王燕莉;论公司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兼议我国《公司法》的修改[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林建伟;股权质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以制度价值为中心的考察[J];现代法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永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洪光;权利质押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闻静;股权出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翊;;论涉外股权质权的实现[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2 董峻峰;有价证券质权的几个法律问题探讨[J];政法论丛;1998年05期
3 翟保民,陈海荡;如何正确理解质权[J];河南税务;2001年16期
4 周力娜;;银行权益质押的法律完善及风险防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永清;;股权质押标的之分析[J];济南金融;2006年11期
6 李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权实现时特定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7 赵金辉;;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质押[J];产权导刊;2004年05期
8 徐海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效力规则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法学;2011年03期
9 林建伟;;安全视角下的股权质押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徐兆基;;股权质押法律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青;李小平;;个人股票质押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吴青;;公路经营权质押担保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常中彦;;提单质押及其权利的实现[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贾林青;;论保单质押的适用与风险防范——兼论我国《保险法》的修改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许光玉;龙玉兰;;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的论述(之二)——银行持有提单时的权利属性及其法律地位[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股权质押的法律问题[N];福建日报;2002年
2 吉林大学法学院 于莹邋高一寒;论票据质押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N];中国工商报;2008年
4 夏学义 安钢;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质押需要注意的问题[N];国际商报;2001年
5 张扬;票据质押是否是票据行为[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6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债券借贷业务中担保品处理的法律问题[N];金融时报;2006年
7 沈龚尚;我省7月1日正式实施股权出质登记[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法释〔2010〕9号)[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重庆市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办法[N];重庆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天泰;知识产权融资的法治研究与建议[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杰;论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防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麻蓝丹;论股权质押[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单红梅;股权质押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蒲一豪;我国股权质押法律风险问题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皓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云英;我国股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饶新刚;论股权质押[D];苏州大学;2008年
8 於昀;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之当事人权利平衡[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效力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勇勇;瑕疵股权质押法律效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4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2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