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小达君论文查重

发布时间:2016-10-27 12:34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维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文正文

十年苦恋——博士论文致谢

   标签:论文查重 2016-08-08 15:21 星期一

【作者小传】

刘安,1981年生于安徽合肥。本科、硕士均为管理学子,与法学始终形同陌路,甚至本科第一门挂科的课程便是《法律基础》。研究生期间为求毕业后安身立命之根本,兼受英美律政剧的蛊惑劝诱,决定成为执业律师,,门外汉几经努力,侥幸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自此才发现与法学早有前盟良缘。因痛感“非法”半路出家的缺憾,为寻求科班出身,蒙华东政法大学不弃,2011年忝列经济法学(金融法方向)博士门墙,师承我国能源法专家肖国兴教授。老师学养渊懿,始终鼓励要求我们法外观法,读大人书方成大人,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与金融学、产权理论、反托拉斯经济学、交易成本政治学、竞争优势理论、比较制度分析······老师开列新书单的速度常常让我望洋兴叹,囫囵吞枣也好,一知半解也罢,四年读博时光倒也大开眼界,方知法学研究之中竟别具如此洞天!博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维度》即为尝试博采前沿交叉学科理论成果,再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之“政治-经济”协同演化事理逻辑的粗浅拙作。虽然文中错漏谬误甚多,但对于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治理改革路径基于实证证据而别有见解秉笔直论,亦颇觉畅怀。该论文正在修改之中,付梓后再请各位先进方家雅正赐教。目前实务工作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法律服务,而学术研究志趣则是探索资本市场的政治基础。  

 

【法学学术前沿】毕业论文后记/致谢栏目赐稿邮箱:fxxsqy@163.com 

 

此时东方已晨曦微露,这座冷漠的城市正从沉睡中醒来,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喧嚣和忙碌。

 

而我依然坐在电脑前,疲倦的敲击着键盘,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典籍卷帙,心中不胜惶恐之至。此时此刻,本文应已告一段落,然而我颇觉诸多问题,余音袅袅,未尽之意极多,然终是力有不逮,就此住笔,亦可免肇谬误遗毒,不至见笑于方家,思绪至此,始觉稍慰胸怀。文章千古事,只字未敢轻,我却轻率地草就了这篇错漏百出的论文,但愿这种轻狂能被原谅。

 

凡事既有终结,必有起始。是时候回顾这十年来与法律的苦恋历程了。

 

一切都发端于2005年初夏那个阳光普照的下午,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对于前途感到迷茫踟躇的研究生。在书店中偶然翻开了著名的《元照英美法词典》,扉页上这幅图片和这段“善治国者,修武讲法”的箴言让我沉吟良久,犹如一道闪电劈开思想上的幽冥昏暗而豁然开朗:在我心头萦绕不去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关键在于制度,在于“制器之器”。几乎是立刻,我就做出了或许将是终生不渝的选择,走上了缘法而行的人生道路。      

                     

“To rule well,a king requires two things, arms and laws.”

 

然而现实始终喜欢深刻的嘲讽,它不因一个年轻人一厢情愿的单纯热忱而有丝毫宽宏慈爱。林肯总统曾说自己的早年生活就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而我这十年苦恋,或许就是一系列人生挫折与失败的陈列馆。05年参加司法考试败北;06年通过司法考试,由于简历实在乏善可陈,被诸多大所拒之门外,只得栖身于一家不知名的小律所开始无薪的实习生涯;07年毕业时由于专业缺陷,又被所有心仪的单位弃如敝帚,于是在同一家小律所中开始执业,然而没有一位合伙人愿意带教授薪,从正式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被迫自立门户挣扎求存;08年蒙客户单位看重,获聘为客户单位的法务经理,才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站住了脚跟,不过,代价就是当同龄法律人在CBD金融圈从事着主持着种种令我仰望羡慕的高端业务时,我在上海北郊荒凉的工业园区中,与断指的工人纠缠着工伤损害赔偿,应付着最基层公务员层出不穷的检查、“拜访”和“要求”;08年到10年报考华政博士均因准备不充分、备考不得法而名落孙山,11年蒙华政不弃侥幸入学,为学业计,我离开了原单位继续从事律师执业,由于水平和人脉所限,依然只能从事场外“垃圾”市场的法律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客户以拖欠律师费为能事的麻烦苦恼不已;15年申请博士后,又一次被拒绝。——这本loser的陈年流水簿子已经够长,但只怕还要不断地添上新的看点。

 

因此,当我看到英剧《加罗律师》中这位平民自学出身的加罗律师初出茅庐便沉沙折戟,被他贵族科班出身的同行吟诗奚落时,我唏嘘不已······

“Here and there in the crowd we mark with pity, for his toocertain fate, the careworn face of some self-educated peasant.  The ambition which aspire his toll in theunwonted field of legal labour is doomed to inevitable blight.”

 

但是,也正是这十年艰难困苦多情的陪伴,才让我在风雨兼程,剑履俱奋的人生旅途之中不能耽于安乐幸福。正因为痛苦的酷烈,才让欢乐变得如此深沉;正因为千折百回而历久弥坚,才知爱的悱恻绵长至性至真。人生的锻打淬火让理想更加坚韧精纯,十年落寞间,不忘青灯读史,夜观星象,仰观俯察之中多了一份家国情怀,社会的无字书里体认的是天道民意;书本的字里行间研读的是治乱兴衰,也渐渐懂得了“莫问收获,且来耕耘”的道理。这不正是十年蹉跎所赐给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个人的些许成败得失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反观,又何足萦怀呢?

 

十年磨砺,遍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习惯于马基雅维利式的刻削冷峻文字,实在是写不出那种人人皆友个个可爱的誉美之词,正所谓“倘若人皆天使,试问政府何存”,也正是因为真诚的善意和无私的帮助并非俯仰皆是,才更为弥足珍贵,在此,我要诚挚感谢的各位领导师亲有:

 

我的校内导师肖国兴教授,他引领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学术发展道路;他渊懿深厚的学养为我树立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标杆;他“求全责备”般的严厉批判,是鞭笞学生多思考、多读书、多动笔的巨大动力;他对学生的关怀,又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肖老师这里,我理解了何为师表。

 

我的校外导师徐明教授,徐总集理论的厚重与实务的敏锐于一身,不论是学理上的观点争辩,还是改革中的疑难纠结,徐总谈笑间常有一针见血的睿见隽语让人受用不尽。一句“政策不是等出来的,是拱出来的。”凝结了执资本市场牛耳者多少真知灼见!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导师组的各位导师们。我常对人说,我感动于顾功耘顾校长参加我们学生讨论时认真记录,一丝不苟的那一支笔,身居高位而学者本色不易,鼓励栽培晚辈后进的殷殷期待;我服膺于罗培新罗老师深湛广博的公司法研究功力和异乎常人的勤奋热情,还有预答辩之时当场赠书的师长情谊;我受惠于吴弘吴院长的点拨帮助;我承情于陈少英陈老师的热情鼓励;还有沈贵明沈老师的悉心指教,还有杨忠孝杨院长的中肯批评,还有唐波唐老师的答疑解惑,还有徐士英徐老师的熏陶引导······师恩难忘,铭记于心。

 

台湾大学的熊秉元教授。熊教授授课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与波斯纳等大家比肩接踵的风范,严肃中透着诙谐;课下则是和蔼可亲,尽力提携帮助我们这些法律经济学的后来者。“布道”旅途遍及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接连挑战传统教义法学重镇的气概,让人感佩。熊教授不以我才疏学浅为碍,两次盛情邀请我参加法律经济学学营,让我得以结识一众国内学界高人,幸之何如?

 

我的朋友Stockman夫妇,这是一对和谐美满的美国夫妇,他们在中国工作的五年期间,以善良和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帮助每个人去获得生命中的机会。还收养了一个中国孤儿,她现在美国健康快乐的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得以认识美国人民最淳朴真挚的一面,也明白了美国强大的根基究竟何在。

 

我的父母和妻子。我的父亲在我十年沉浮之间,给予了我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坚持理想的那种由衷的欣赏和理解,他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和最老到的Advisor;我的妻子是一位追求人生成就的时代女性,她的明练果决和她的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免除了不少浑浑噩噩的烟火气息,也鞭策着我日夜努力前行,我期待着我们孩子的降生。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苗妙博士,她在本文计量检验部分中承担了编制、运行回归检验程序和报告结果的重要工作,和她的反复讨论对于我实证设计工作启发良多。

还要感谢的亲友师长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我不会忘记帮助过我,支持过我,以平等待我的每个人。

 

在我的硕士论文中,我最后致敬的神交先贤是林肯总统。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意识到:林肯总统固然伟大,但他主要还是靠良心和直觉牵动历史前行。若论及制度变革的整体设计和理性构建,大国历史中真正有神来之笔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必在其列。他是一位从无望的深渊中凭借时势和自身努力崛起的英雄,他一手厘定了美国繁荣昌盛的诸多制度蓝图,更是创造了后来大行于世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他的思想如此严肃冷峻,在政治上对于人类和人性有着洞若观火的清醒认识,却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可交可亲的“人类的朋友”。他早已无需一座纪念碑,整个美国就是他的纪念碑,他和商鞅一样,都为后世的改革者界定了一个衡量自己的参照系。我因此向他致敬。

 

然而,改变和前行从来就不是书斋里向某人致敬那么轻松廉价,历史的沉重运行轨迹早已告诉我们,这是交易成本最为高昂的领域。它往往需要眼泪,更多时候甚至是无数人的血肉生命来润滑。但这种工作也一定要有人来做。信念的光芒,终将驱散前方道路上的黑暗,推动着我完成这篇文章的全部动力就在于此。

 

为何我凝视着黑暗,因为我苦恋着光明和真理。时常问自己:考验真正到来之时,是否还依然能不离不弃?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全文至此终。

 

2015年3月25日晨 于上海浦东寓所中

 【作者小传】

刘安,1981年生于安徽合肥。本科、硕士均为管理学子,与法学始终形同陌路,甚至本科第一门挂科的课程便是《法律基础》。研究生期间为求毕业后安身立命之根本,兼受英美律政剧的蛊惑劝诱,决定成为执业律师,门外汉几经努力,侥幸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自此才发现与法学早有前盟良缘。因痛感“非法”半路出家的缺憾,为寻求科班出身,蒙华东政法大学不弃,2011年忝列经济法学(金融法方向)博士门墙,师承我国能源法专家肖国兴教授。老师学养渊懿,始终鼓励要求我们法外观法,读大人书方成大人,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与金融学、产权理论、反托拉斯经济学、交易成本政治学、竞争优势理论、比较制度分析······老师开列新书单的速度常常让我望洋兴叹,囫囵吞枣也好,一知半解也罢,四年读博时光倒也大开眼界,方知法学研究之中竟别具如此洞天!博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维度》即为尝试博采前沿交叉学科理论成果,再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之“政治-经济”协同演化事理逻辑的粗浅拙作。虽然文中错漏谬误甚多,但对于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治理改革路径基于实证证据而别有见解秉笔直论,亦颇觉畅怀。该论文正在修改之中,付梓后再请各位先进方家雅正赐教。目前实务工作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法律服务,而学术研究志趣则是探索资本市场的政治基础。  

 

【法学学术前沿】毕业论文后记/致谢栏目赐稿邮箱:fxxsqy@163.com 

 

此时东方已晨曦微露,这座冷漠的城市正从沉睡中醒来,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喧嚣和忙碌。

 

而我依然坐在电脑前,疲倦的敲击着键盘,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典籍卷帙,心中不胜惶恐之至。此时此刻,本文应已告一段落,然而我颇觉诸多问题,余音袅袅,未尽之意极多,然终是力有不逮,就此住笔,亦可免肇谬误遗毒,不至见笑于方家,思绪至此,始觉稍慰胸怀。文章千古事,只字未敢轻,我却轻率地草就了这篇错漏百出的论文,但愿这种轻狂能被原谅。

 

凡事既有终结,必有起始。是时候回顾这十年来与法律的苦恋历程了。

 

一切都发端于2005年初夏那个阳光普照的下午,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对于前途感到迷茫踟躇的研究生。在书店中偶然翻开了著名的《元照英美法词典》,扉页上这幅图片和这段“善治国者,修武讲法”的箴言让我沉吟良久,犹如一道闪电劈开思想上的幽冥昏暗而豁然开朗:在我心头萦绕不去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关键在于制度,在于“制器之器”。几乎是立刻,我就做出了或许将是终生不渝的选择,走上了缘法而行的人生道路。      

                     

“To rule well,a king requires two things, arms and laws.”

 

然而现实始终喜欢深刻的嘲讽,它不因一个年轻人一厢情愿的单纯热忱而有丝毫宽宏慈爱。林肯总统曾说自己的早年生活就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而我这十年苦恋,或许就是一系列人生挫折与失败的陈列馆。05年参加司法考试败北;06年通过司法考试,由于简历实在乏善可陈,被诸多大所拒之门外,只得栖身于一家不知名的小律所开始无薪的实习生涯;07年毕业时由于专业缺陷,又被所有心仪的单位弃如敝帚,于是在同一家小律所中开始执业,然而没有一位合伙人愿意带教授薪,从正式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被迫自立门户挣扎求存;08年蒙客户单位看重,获聘为客户单位的法务经理,才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站住了脚跟,不过,代价就是当同龄法律人在CBD金融圈从事着主持着种种令我仰望羡慕的高端业务时,我在上海北郊荒凉的工业园区中,与断指的工人纠缠着工伤损害赔偿,应付着最基层公务员层出不穷的检查、“拜访”和“要求”;08年到10年报考华政博士均因准备不充分、备考不得法而名落孙山,11年蒙华政不弃侥幸入学,为学业计,我离开了原单位继续从事律师执业,由于水平和人脉所限,依然只能从事场外“垃圾”市场的法律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客户以拖欠律师费为能事的麻烦苦恼不已;15年申请博士后,又一次被拒绝。——这本loser的陈年流水簿子已经够长,但只怕还要不断地添上新的看点。

 

因此,当我看到英剧《加罗律师》中这位平民自学出身的加罗律师初出茅庐便沉沙折戟,被他贵族科班出身的同行吟诗奚落时,我唏嘘不已······

“Here and there in the crowd we mark with pity, for his toocertain fate, the careworn face of some self-educated peasant.  The ambition which aspire his toll in theunwonted field of legal labour is doomed to inevitable blight.”

 

但是,也正是这十年艰难困苦多情的陪伴,才让我在风雨兼程,剑履俱奋的人生旅途之中不能耽于安乐幸福。正因为痛苦的酷烈,才让欢乐变得如此深沉;正因为千折百回而历久弥坚,才知爱的悱恻绵长至性至真。人生的锻打淬火让理想更加坚韧精纯,十年落寞间,不忘青灯读史,夜观星象,仰观俯察之中多了一份家国情怀,社会的无字书里体认的是天道民意;书本的字里行间研读的是治乱兴衰,也渐渐懂得了“莫问收获,且来耕耘”的道理。这不正是十年蹉跎所赐给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个人的些许成败得失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反观,又何足萦怀呢?

 

十年磨砺,遍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习惯于马基雅维利式的刻削冷峻文字,实在是写不出那种人人皆友个个可爱的誉美之词,正所谓“倘若人皆天使,试问政府何存”,也正是因为真诚的善意和无私的帮助并非俯仰皆是,才更为弥足珍贵,在此,我要诚挚感谢的各位领导师亲有:

 

我的校内导师肖国兴教授,他引领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学术发展道路;他渊懿深厚的学养为我树立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标杆;他“求全责备”般的严厉批判,是鞭笞学生多思考、多读书、多动笔的巨大动力;他对学生的关怀,又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肖老师这里,我理解了何为师表。

 

我的校外导师徐明教授,徐总集理论的厚重与实务的敏锐于一身,不论是学理上的观点争辩,还是改革中的疑难纠结,徐总谈笑间常有一针见血的睿见隽语让人受用不尽。一句“政策不是等出来的,是拱出来的。”凝结了执资本市场牛耳者多少真知灼见!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导师组的各位导师们。我常对人说,我感动于顾功耘顾校长参加我们学生讨论时认真记录,一丝不苟的那一支笔,身居高位而学者本色不易,鼓励栽培晚辈后进的殷殷期待;我服膺于罗培新罗老师深湛广博的公司法研究功力和异乎常人的勤奋热情,还有预答辩之时当场赠书的师长情谊;我受惠于吴弘吴院长的点拨帮助;我承情于陈少英陈老师的热情鼓励;还有沈贵明沈老师的悉心指教,还有杨忠孝杨院长的中肯批评,还有唐波唐老师的答疑解惑,还有徐士英徐老师的熏陶引导······师恩难忘,铭记于心。

 

台湾大学的熊秉元教授。熊教授授课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与波斯纳等大家比肩接踵的风范,严肃中透着诙谐;课下则是和蔼可亲,尽力提携帮助我们这些法律经济学的后来者。“布道”旅途遍及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接连挑战传统教义法学重镇的气概,让人感佩。熊教授不以我才疏学浅为碍,两次盛情邀请我参加法律经济学学营,让我得以结识一众国内学界高人,幸之何如?

 

我的朋友Stockman夫妇,这是一对和谐美满的美国夫妇,他们在中国工作的五年期间,以善良和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帮助每个人去获得生命中的机会。还收养了一个中国孤儿,她现在美国健康快乐的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得以认识美国人民最淳朴真挚的一面,也明白了美国强大的根基究竟何在。

 

我的父母和妻子。我的父亲在我十年沉浮之间,给予了我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坚持理想的那种由衷的欣赏和理解,他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和最老到的Advisor;我的妻子是一位追求人生成就的时代女性,她的明练果决和她的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免除了不少浑浑噩噩的烟火气息,也鞭策着我日夜努力前行,我期待着我们孩子的降生。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苗妙博士,她在本文计量检验部分中承担了编制、运行回归检验程序和报告结果的重要工作,和她的反复讨论对于我实证设计工作启发良多。

还要感谢的亲友师长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我不会忘记帮助过我,支持过我,以平等待我的每个人。

 

在我的硕士论文中,我最后致敬的神交先贤是林肯总统。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意识到:林肯总统固然伟大,但他主要还是靠良心和直觉牵动历史前行。若论及制度变革的整体设计和理性构建,大国历史中真正有神来之笔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必在其列。他是一位从无望的深渊中凭借时势和自身努力崛起的英雄,他一手厘定了美国繁荣昌盛的诸多制度蓝图,更是创造了后来大行于世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他的思想如此严肃冷峻,在政治上对于人类和人性有着洞若观火的清醒认识,却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可交可亲的“人类的朋友”。他早已无需一座纪念碑,整个美国就是他的纪念碑,他和商鞅一样,都为后世的改革者界定了一个衡量自己的参照系。我因此向他致敬。

 

然而,改变和前行从来就不是书斋里向某人致敬那么轻松廉价,历史的沉重运行轨迹早已告诉我们,这是交易成本最为高昂的领域。它往往需要眼泪,更多时候甚至是无数人的血肉生命来润滑。但这种工作也一定要有人来做。信念的光芒,终将驱散前方道路上的黑暗,推动着我完成这篇文章的全部动力就在于此。

 

为何我凝视着黑暗,因为我苦恋着光明和真理。时常问自己:考验真正到来之时,是否还依然能不离不弃?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全文至此终。

 

2015年3月25日晨 于上海浦东寓所中

 【作者小传】

刘安,1981年生于安徽合肥。本科、硕士均为管理学子,与法学始终形同陌路,甚至本科第一门挂科的课程便是《法律基础》。研究生期间为求毕业后安身立命之根本,兼受英美律政剧的蛊惑劝诱,决定成为执业律师,门外汉几经努力,侥幸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自此才发现与法学早有前盟良缘。因痛感“非法”半路出家的缺憾,为寻求科班出身,蒙华东政法大学不弃,2011年忝列经济法学(金融法方向)博士门墙,师承我国能源法专家肖国兴教授。老师学养渊懿,始终鼓励要求我们法外观法,读大人书方成大人,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法与金融学、产权理论、反托拉斯经济学、交易成本政治学、竞争优势理论、比较制度分析······老师开列新书单的速度常常让我望洋兴叹,囫囵吞枣也好,一知半解也罢,四年读博时光倒也大开眼界,方知法学研究之中竟别具如此洞天!博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维度》即为尝试博采前沿交叉学科理论成果,再论中国公司法律制度之“政治-经济”协同演化事理逻辑的粗浅拙作。虽然文中错漏谬误甚多,但对于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治理改革路径基于实证证据而别有见解秉笔直论,亦颇觉畅怀。该论文正在修改之中,付梓后再请各位先进方家雅正赐教。目前实务工作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法律服务,而学术研究志趣则是探索资本市场的政治基础。  

 

【法学学术前沿】毕业论文后记/致谢栏目赐稿邮箱:fxxsqy@163.com 

 

此时东方已晨曦微露,这座冷漠的城市正从沉睡中醒来,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喧嚣和忙碌。

 

而我依然坐在电脑前,疲倦的敲击着键盘,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典籍卷帙,心中不胜惶恐之至。此时此刻,本文应已告一段落,然而我颇觉诸多问题,余音袅袅,未尽之意极多,然终是力有不逮,就此住笔,亦可免肇谬误遗毒,不至见笑于方家,思绪至此,始觉稍慰胸怀。文章千古事,只字未敢轻,我却轻率地草就了这篇错漏百出的论文,但愿这种轻狂能被原谅。

 

凡事既有终结,必有起始。是时候回顾这十年来与法律的苦恋历程了。

 

一切都发端于2005年初夏那个阳光普照的下午,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对于前途感到迷茫踟躇的研究生。在书店中偶然翻开了著名的《元照英美法词典》,扉页上这幅图片和这段“善治国者,修武讲法”的箴言让我沉吟良久,犹如一道闪电劈开思想上的幽冥昏暗而豁然开朗:在我心头萦绕不去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关键在于制度,在于“制器之器”。几乎是立刻,我就做出了或许将是终生不渝的选择,走上了缘法而行的人生道路。      

                     

“To rule well,a king requires two things, arms and laws.”

 

然而现实始终喜欢深刻的嘲讽,它不因一个年轻人一厢情愿的单纯热忱而有丝毫宽宏慈爱。林肯总统曾说自己的早年生活就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而我这十年苦恋,或许就是一系列人生挫折与失败的陈列馆。05年参加司法考试败北;06年通过司法考试,由于简历实在乏善可陈,被诸多大所拒之门外,只得栖身于一家不知名的小律所开始无薪的实习生涯;07年毕业时由于专业缺陷,又被所有心仪的单位弃如敝帚,于是在同一家小律所中开始执业,然而没有一位合伙人愿意带教授薪,从正式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被迫自立门户挣扎求存;08年蒙客户单位看重,获聘为客户单位的法务经理,才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站住了脚跟,不过,代价就是当同龄法律人在CBD金融圈从事着主持着种种令我仰望羡慕的高端业务时,我在上海北郊荒凉的工业园区中,与断指的工人纠缠着工伤损害赔偿,应付着最基层公务员层出不穷的检查、“拜访”和“要求”;08年到10年报考华政博士均因准备不充分、备考不得法而名落孙山,11年蒙华政不弃侥幸入学,为学业计,我离开了原单位继续从事律师执业,由于水平和人脉所限,依然只能从事场外“垃圾”市场的法律服务工作,为中小企业客户以拖欠律师费为能事的麻烦苦恼不已;15年申请博士后,又一次被拒绝。——这本loser的陈年流水簿子已经够长,但只怕还要不断地添上新的看点。

 

因此,当我看到英剧《加罗律师》中这位平民自学出身的加罗律师初出茅庐便沉沙折戟,被他贵族科班出身的同行吟诗奚落时,我唏嘘不已······

“Here and there in the crowd we mark with pity, for his toocertain fate, the careworn face of some self-educated peasant.  The ambition which aspire his toll in theunwonted field of legal labour is doomed to inevitable blight.”

 

但是,也正是这十年艰难困苦多情的陪伴,才让我在风雨兼程,剑履俱奋的人生旅途之中不能耽于安乐幸福。正因为痛苦的酷烈,才让欢乐变得如此深沉;正因为千折百回而历久弥坚,才知爱的悱恻绵长至性至真。人生的锻打淬火让理想更加坚韧精纯,十年落寞间,不忘青灯读史,夜观星象,仰观俯察之中多了一份家国情怀,社会的无字书里体认的是天道民意;书本的字里行间研读的是治乱兴衰,也渐渐懂得了“莫问收获,且来耕耘”的道理。这不正是十年蹉跎所赐给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笔财富?个人的些许成败得失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反观,又何足萦怀呢?

 

十年磨砺,遍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习惯于马基雅维利式的刻削冷峻文字,实在是写不出那种人人皆友个个可爱的誉美之词,正所谓“倘若人皆天使,试问政府何存”,也正是因为真诚的善意和无私的帮助并非俯仰皆是,才更为弥足珍贵,在此,我要诚挚感谢的各位领导师亲有:

 

我的校内导师肖国兴教授,他引领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学术发展道路;他渊懿深厚的学养为我树立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标杆;他“求全责备”般的严厉批判,是鞭笞学生多思考、多读书、多动笔的巨大动力;他对学生的关怀,又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肖老师这里,我理解了何为师表。

 

我的校外导师徐明教授,徐总集理论的厚重与实务的敏锐于一身,不论是学理上的观点争辩,还是改革中的疑难纠结,徐总谈笑间常有一针见血的睿见隽语让人受用不尽。一句“政策不是等出来的,是拱出来的。”凝结了执资本市场牛耳者多少真知灼见!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导师组的各位导师们。我常对人说,我感动于顾功耘顾校长参加我们学生讨论时认真记录,一丝不苟的那一支笔,身居高位而学者本色不易,鼓励栽培晚辈后进的殷殷期待;我服膺于罗培新罗老师深湛广博的公司法研究功力和异乎常人的勤奋热情,还有预答辩之时当场赠书的师长情谊;我受惠于吴弘吴院长的点拨帮助;我承情于陈少英陈老师的热情鼓励;还有沈贵明沈老师的悉心指教,还有杨忠孝杨院长的中肯批评,还有唐波唐老师的答疑解惑,还有徐士英徐老师的熏陶引导······师恩难忘,铭记于心。

 

台湾大学的熊秉元教授。熊教授授课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与波斯纳等大家比肩接踵的风范,严肃中透着诙谐;课下则是和蔼可亲,尽力提携帮助我们这些法律经济学的后来者。“布道”旅途遍及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接连挑战传统教义法学重镇的气概,让人感佩。熊教授不以我才疏学浅为碍,两次盛情邀请我参加法律经济学学营,让我得以结识一众国内学界高人,幸之何如?

 

我的朋友Stockman夫妇,这是一对和谐美满的美国夫妇,他们在中国工作的五年期间,以善良和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帮助每个人去获得生命中的机会。还收养了一个中国孤儿,她现在美国健康快乐的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得以认识美国人民最淳朴真挚的一面,也明白了美国强大的根基究竟何在。

 

我的父母和妻子。我的父亲在我十年沉浮之间,给予了我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坚持理想的那种由衷的欣赏和理解,他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和最老到的Advisor;我的妻子是一位追求人生成就的时代女性,她的明练果决和她的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免除了不少浑浑噩噩的烟火气息,也鞭策着我日夜努力前行,我期待着我们孩子的降生。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苗妙博士,她在本文计量检验部分中承担了编制、运行回归检验程序和报告结果的重要工作,和她的反复讨论对于我实证设计工作启发良多。

还要感谢的亲友师长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我不会忘记帮助过我,支持过我,以平等待我的每个人。

 

在我的硕士论文中,我最后致敬的神交先贤是林肯总统。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意识到:林肯总统固然伟大,但他主要还是靠良心和直觉牵动历史前行。若论及制度变革的整体设计和理性构建,大国历史中真正有神来之笔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必在其列。他是一位从无望的深渊中凭借时势和自身努力崛起的英雄,他一手厘定了美国繁荣昌盛的诸多制度蓝图,更是创造了后来大行于世的金融资本主义模式,他的思想如此严肃冷峻,在政治上对于人类和人性有着洞若观火的清醒认识,却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可交可亲的“人类的朋友”。他早已无需一座纪念碑,整个美国就是他的纪念碑,他和商鞅一样,都为后世的改革者界定了一个衡量自己的参照系。我因此向他致敬。

 

然而,改变和前行从来就不是书斋里向某人致敬那么轻松廉价,历史的沉重运行轨迹早已告诉我们,这是交易成本最为高昂的领域。它往往需要眼泪,更多时候甚至是无数人的血肉生命来润滑。但这种工作也一定要有人来做。信念的光芒,终将驱散前方道路上的黑暗,推动着我完成这篇文章的全部动力就在于此。

 

为何我凝视着黑暗,因为我苦恋着光明和真理。时常问自己:考验真正到来之时,是否还依然能不离不弃?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全文至此终。

 

2015年3月25日晨 于上海浦东寓所中

 整理格子达免费论文查重系统:

分类:论文查重 | | 浏览: | |

上一篇:毕业论文答辩--word编写论文九大技巧

下一篇: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及相关问题探讨

  • 浙江公安违法办案,谁来管?
  • “鸽派”吴建民,被拽上前台的四袋弟子
  • 发布评论: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维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5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