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否认诉讼问题探究
本文选题:公司人格 切入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出处:《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新《公司法》源于法理和我国立法抽象,使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解不一,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对该制度的滥用和误用。为完善该诉讼的良好运行,只要具体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就有权提起否认之诉。审理人格否认之诉应当实行"折中的举证责任"规则,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严禁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人格否认后控股股东所负责任的性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持谨慎态度并结合具体的国情研究该制度的具体适用。
[Abstract]:The new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originates from the legal theory and the abstract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makes the theorists and the practical circles of our countr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t, and the abuse and misuse of the system appear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good operation of the lawsuit, As long as the specific public interest is damaged,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representing the public interest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file a denial complaint. In the civil execution procedure, i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to apply the system of denial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The nature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fter the denial of personality should be analyzed concretely,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studied with cau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554017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2 王成;薛红燕;;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华颖霖;;对新《公司法》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慧;构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正旭,王志强;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3 张卫英;王梅霞;;股东的账簿查阅权及其实现[J];财会月刊;2006年26期
4 莫晓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质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段威;刘小湖;;商业银行实施激励股票期权若干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07年02期
6 王彦明;股东大会决议的无效与撤销——基于德国股份法的研究[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7 傅穹;曹理;;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滥用防止研究——兼评2005年《公司法》的相关规定[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8 刘敬伟;;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比较研究[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9 胡文君;刘晓春;;克服资本多数决适用中缺陷的法律对策——新《公司法》立法不足及完善[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3期
10 冯春;;违反公司章程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潘海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浅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国洲;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高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袁杜娟;论跨国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杨勤法;论公司治理的司法介入[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雷晓冰;表决权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肖珉;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君灿;论公司集团中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李志国;管理层收购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清阳;论我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立法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刘亚;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司法救济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周康康;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D];湖南大学;2005年
6 桂玉娟;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徐柏芳;论公司并购中的股东权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郭江晓;外资并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崔岩双;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王建文;村民自治权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福娟,朱京博;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晖;我国不存在类似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则——对系列政策法及司法解释的检讨[J];社会科学家;2003年02期
3 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衡平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魏艳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我见[J];行政论坛;2001年05期
5 任伟涛;对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健;;对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的思考——以《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为视角[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程照东 肖凌峰;析公司人格否认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刘亚民;新经济期待新法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3 曾振平;我国公司清算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 冯 伟 罗中东;企业法人被撤销或被吊销后的民事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于扬;人大经济提案锁定重点难点[N];证券时报;2004年
6 程照东 吴金泉;公司人格否认制的构成要件[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晨阳;比较法视野下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衍辉;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解及适用[D];湘潭大学;2007年
3 刘慧芳;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郑州大学;2009年
4 董淑英;公司隐名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蒋晓琳;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6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5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