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公司法论文选题_《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2 09:31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财经大学》 2007年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

常玉霞  

【摘要】: 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我国法学界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公司法》中确立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也被立法所采纳。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在第20条确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该法仅用一条加以原则性的规定,必然使这一制度过于原则和缺乏可操作性。这种立法状态,必然导致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因为司法审判人员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可能对同类案件作出不同的认定,可能导致司法适用标准的不统一,使得案件审理结果不公平,从而违背司法统一的法治理念;势必影响到该法律制度实施效能的后果。 立法上的规定仅仅只是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在司法实践中还必须建立一些具体的标准,才能统一司法、公正司法。鉴于此,许多学者转而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司法确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司法经验的同时,吸收我国法学界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司法确认标准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的价值取向、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标准、适用情形和法人格否认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地论证同时还提出配套法律法规的具体建设建议。 本文认为,公司法人格否认是一个司法行为,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应当是:体现法律对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的追求;统一司法,实现司法公正;加大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力度。 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有具体标准。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的基本原则包括:制裁欺诈原则;制裁操纵原则;保护公平原则;债权人不告不理原则;实行“两阶段法”的举证原则。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的具体标准,在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各种观点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都与价值目标相一致,本文取各种观点之所长,归纳以下五个标准:公司资本显著不足损害公司债权人;公司人格混同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用公司形态逃避合同义务或者债务,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确认。 公司法人格被否认的后果,包括对公司的后果和对股东的后果。对公司的后果:独立人格依然受法律的承认;对股东的后果: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而将公司与其背后股东的人格视为一体,因此,应让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共同承担责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
  • 1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概述12-20
  • 1.1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基本内涵12-15
  • 1.1.1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完善13-14
  • 1.1.2 公司法人格否认以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为前提14
  • 1.1.3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仅存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具有特定性14
  • 1.1.4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的事后法律救济14-15
  • 1.2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概述15-16
  • 1.2.1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涵义15
  • 1.2.2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价值取向15-16
  • 1.3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现状16-20
  •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17
  • 1.3.2 相关行政法规17
  • 1.3.3 相关司法解释17-19
  • 1.3.4 《公司法》的相关规定19-20
  • 2 国外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比较与启示20-29
  • 2.1 国外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20-28
  • 2.1.1 美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20-23
  • 2.1.2 英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23-25
  • 2.1.3 德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25-26
  • 2.1.4 日本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26-28
  • 2.1.5 国外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比较28
  • 2.2 国外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8-29
  • 3 构建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设想29-45
  • 3.1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29-31
  • 3.1.1 制裁欺诈原则29-30
  • 3.1.2 制裁操纵原则30
  • 3.1.3 保护公平原则30
  • 3.1.4 债权人不告不理原则30-31
  • 3.1.5 实行“两阶段法”的举证原则31
  • 3.2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的适用要件31-35
  • 3.2.1 主体要件32-33
  • 3.2.2 行为要件33-34
  • 3.2.3 结果要件34-35
  • 3.3 建立我国公司法人格滥用的司法确认标准35-41
  • 3.3.1 公司资本显著不足损害公司债权人35-36
  • 3.3.2 公司人格混同损害公司债权人36-38
  • 3.3.3 利用公司形态逃避合同义务或债务,,损害公司债权人38-40
  • 3.3.4 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0
  • 3.3.5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确认40-41
  • 3.4 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制度的适用后果41-42
  • 3.4.1 对公司的适用后果41
  • 3.4.2 对股东的适用后果41-42
  • 3.5 注重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42
  • 3.6 建议出台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的司法解释42-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晓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质疑[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甘培忠;论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调控[J];中外法学;1997年04期

    3 朱福娟;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主体要件[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任伟涛;对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思考[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5 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斌;;执行难的法律思考及解决建议——建立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设立拖欠巨额债务不还罪是解决执行难的有效方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储育明;朱庆;;股份回购立法模式与适用范围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钟志勇;;上市公司监事任免机制之比较研究与借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马强;;关于一人公司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邵小平;;论瑕疵出资对公司独立法人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黄晓林;;中日封闭式公司股权定价机制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李青武;;中国入世后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6 陈业宏;陈伟翔;;论东道国对外资并购的管制制度及母国的法律对策——以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海外并购为例[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晋;;浅谈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阎华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10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翀翔;“刺破公司面纱”在我国的争议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思;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良刚;公司股东资格之法律确认[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甘强,冯灿;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郭载宇;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归责问题浅论[J];当代法学;1999年05期

    4 郭升选;“公司人格否认”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郭富青;论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阎泽平;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现状及立法构想[J];河北法学;1999年01期

    7 李振华;论公司人格否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9 吴建斌;试论关联公司关系[J];中外法学;1996年03期

    10 陈现杰;公司人格否认法理述评[J];外国法译评;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斌;;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辨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庆一;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实践及立法展望[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建功;;《公司法》第20条的适用空间[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4 万洋;;公司法人格否认:清源与正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张晓华,戴蕙;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许京来;;公司法人格否认与一人公司规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孙婧媛;;浅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科学大众;2008年04期

    8 肖正全;;浅谈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和价值[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9 杨路生;全面认识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的价值[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杜丽燕;超人——重估一切价值的最后落脚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芳;;刍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赵华朋;卫佳;;邓小平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晓榕;;环境权概念之辨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4 刘晓明;蔡辉;尚云;;科技期刊编辑的劳动价值[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5 张晓铁;;关于品牌与企业发展的探讨[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国斌;易学明;干振华;;病案信息的服务价值与效用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赵淑媛;裘以冰;;如何从管理上确保病案信息的价值与效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玉;;电子病案的应用与价值[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小凤;;论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10 李艳;韦大文;;中医药预防艾滋病的价值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晓梅 本报通讯员 马伟锋 韩英 胡德华;[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刘谦 周龙;[N];江阴日报;2010年

    3 丁薇;[N];南通日报;2011年

    4 陈畅 本报记者 晨迪;[N];成都日报;2010年

    5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杨晓敏;[N];兰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阳 本报通讯员 马运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刘家明;[N];六盘水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正国 通讯员 李济森;[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记者 潘静 通讯员 马剑勇 杨磊 曹焱;[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付宏政;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8 柯彪;代际正义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曹辉;森林景观资源价值及经营权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玉霞;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董晓泽;女性管理者对创新型管理团队建设的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治国;少林拳进入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李伟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瑞亮;司法鉴定公信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袁晓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权海鹏;试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爱青;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海燕;数学史的教育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莹;论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司法确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