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董事诚信义务的构建
本文选题:公司失信 切入点:董事责任 出处:《特区经济》2010年11期
【摘要】:董事诚信义务在《公司法》中予以确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而具体可通过对《公司法》第148条的丰富和完善,明确董事对公司除负有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之外,还需负有诚信义务,即董事不得故意让公司失信,不得故意失职、有意懈怠职责。如董事违反诚信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则需在一定的限度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Abstract]:The duty of good faith of directors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feasible in Company Law.Through the enrichment and perfection of Article 148 of the Company Law, it can be made clear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obligations of loyalty and diligence, directors should also bear the duty of good faith, that is, the directors must not deliberately discredit the company or derelict their duties.Deliberately slacken his duties.If the director violates the bona fide obligation to cause the loss to the company, must undertake the civil compensation liability within certain limit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系;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诚信义务与董事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研究》(07SFB2030)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董事问责:制度结构与适应性效率》(07G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2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卫英;法人是否可以担任公司董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黄韬;陈儒丹;;独立董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立足于中国现实的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吴建斌;;试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责任及其限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谢颖升;论股权出资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魏秀丽;董事行为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王林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构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高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国;管理层收购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杨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保障[D];北京大学;2005年
3 陈运雄;论公司董事权[D];湘潭大学;2005年
4 陆yN媚;论公司董事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廖小康;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周艾燕;论破产企业的董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黄洁;董事责任保险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钟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郑萍;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欧阳晨;董事罢免立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朱羿锟;彭心倩;;论董事诚信义务的法律地位[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3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4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5 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6 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卓伦;普烈伟;;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权及监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太广;韩烨;;对食品安全丑闻中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背景下的董事责任[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2 吕晖;;试论大陆独立董事责任保险中保险人的责任范围[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曲振涛;刘文革;;对《公司法》展开经济学分析的意义[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3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海明;董事责任险遇冷:昭示高管风险意识薄弱[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贝政明;故意与过失[N];中国保险报;2002年
3 沈亚琦;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内涵[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实施行政处罚 强化董事责任[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李华;董事责任保险势在必行[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贝政明;审时与超前[N];中国保险报;2002年
7 颜文俊;加快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贝政明;拿来与移植[N];中国保险报;2002年
9 贝政明;需要与现实[N];中国保险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宇;香港明年初启动《公司法》修订[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勤法;论公司治理的司法介入[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忠文;公司董事责任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后红;董事责任限制免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黄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提名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4 郁尊科;我国董事责任豁免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谷川绿;中、日两国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黄洁;董事责任保险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裴国强;论董事责任保险[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闫英敏;董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刘期家;论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张娴;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7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1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