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设置劣后债权的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破产法 切入点:劣后债权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中国破产法设置劣后债权的法理依据在于,区分不同债权人地位、债权性质等因素以实现公平偿债,适应破产原因采"停止支付"判断标准致破产财产清偿普通债权后仍有剩余的可能性,回应公司法引入"衡平居次原则"和金融法中次级债券之需要;可行性在于劣后债权与公共政策的弱相关性。破产法应将除斥债权转为劣后债权,认可约定劣后债权,规定股东利润支付请求权及衡平居次原则下的母公司债权等具体劣后受偿类型,并限制劣后债权人权利,完善相关程序性规定。
[Abstract]:The legal basis of establishing inferior creditor's rights in China's bankruptcy law lies i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reditor status, nature of creditor's rights and other factors in order to realize fair repayment of debt.To adapt to the bankruptcy cause,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adopt the criterion of "stop payment" to settle the ordinary creditor's rights, and to respond to the need of introducing the principle of equalization in the company law and the secondary bonds in the financial law.The feasibility lies in the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rior creditor's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The bankruptcy law should convert the negative creditor's rights into bad ones, approve the bad claims, stipulate the specific types of bad claims such as shareholders' right to claim for profit payment and the parent company's creditor's right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equalization, and restrict the rights of the inferior creditors.Improve the relevant procedural provision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河北省委党校;河北法官学院;
【分类号】:D922.29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母子公司中的运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2 林翠秀;;次级债权原理在婚姻家庭领域适用的探讨[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赵吟;;论破产分配中的衡平居次原则[J];河北法学;2013年03期
4 郭丁铭;;我国破产债权受偿顺序之完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汤维建;修订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思考[J];政法论坛;2002年03期
6 李曙光,贺丹;破产法立法若干重大问题的国际比较[J];政法论坛;2004年05期
7 孙向齐;;我国破产法引入衡平居次原则的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企业破产法》:完善市场经济立法的坐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吴福象,杨诚;实质重于形式——论母子公司过度控制权的法益衡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克飞;;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论依据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艾佳慧;;破产程序中的合约安排——现行破产管理人制度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孟庆瑜;刘苗;;论破产制度中的均衡矛盾设计[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志强;;关于我国破产重整计划批准制度的思考——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中心[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7 张在范;论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8 徐飞;任世存;;自然人破产免责制度的若干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林恩伟;;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刍议——以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为视角[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谢芝玲;德国破产法撤销权制度述评[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井奎;史晋川;;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丁丁;潘方方;;论股东派生争议的可仲裁性[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李志强;;论《破产法》上的偏颇性清偿[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5 毛俊伟;;论建立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兼评我国《破产法》第13条[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仲崇玉;;破产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冲突及协调——对实施《破产法》的一点建议[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熊进光;张怡超;;2007—2008年商法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马存利;;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金融创新手段初探[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向逢春;;质疑税收优先权[A];财税法论丛(第11卷)[C];2010年
10 曾智海;张剑虹;;美国破产管理人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方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郑志斌;公司重整制度下股东权变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丁希炜;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建平;论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曹晋生;企业发展与银行融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沈乐平;规范企业集团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惠惠;关联交易下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蓓蕾;论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丰恺;多元利益博弈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之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高荣荣;浅析破产撤销权的立法模式和行使对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珊;衡平居次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冬龙;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洪波;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郭岭楠;简易破产程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淑敏;破产管理人执业资格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媛;破产法域外效力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天涛;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J];比较法研究;1996年04期
2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母子公司中的运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3 黄鹏,陈文岳;试论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王欣新;郭丁铭;;论股东贷款在破产程序中的处理——以美、德立法比较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5 陈继梅;论母子公司结构中有限责任滥用的救济[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6 汪世虎;;论破产程序对担保物权优先性的限制[J];河北法学;2006年08期
7 孙明飞;关联公司债务执行中的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2001年10期
8 汪世虎,李刚;自然人破产能力研究[J];现代法学;1999年06期
9 韩长印;破产优先权的公共政策基础[J];中国法学;2002年03期
10 韩长印;企业破产立法目标的争论及其评价[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晓锋邋本报实习生 王峰;[N];法制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曙光;;破产法的重要性与商业价值——介绍《破产及其他相关法精要》[J];博览群书;2006年03期
2 李曙光;;中国其实只有“半部破产法”[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01期
3 周印;;破产法适用主体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4期
4 朱异;;破产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8年06期
5 秋天;;关注实践 反思理论 推动发展 第三届中国破产法论坛综述[J];中国律师;2010年08期
6 李曙光;;我所经历的破产法立法过程[J];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05期
7 丁一瑞;;有关破产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8 胡泽恩;论破产法中的和解与整顿——兼评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的和解与整顿[J];政治与法律;1989年06期
9 曹思源;关于修改破产法的建议[J];法学;1994年02期
10 邓骏,陈静;关于完善我国破产法的思考[J];律师世界;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永军;;破产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韩海燕;;破产法中优先权制度的不足和完善[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侯国跃;王斌;;论重整计划的强行批准——以我国破产法相关规定之司法适用为中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大昭;;我国的破产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下)[A];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创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金彪;新破产法即将出炉[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黄鸣;不能让“负翁”变脸成“富翁”[N];经理日报;2008年
3 记者 涵茕;第二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在京举行[N];财会信报;2009年
4 记者 张娜;第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召开[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海洋;破产法实施需要良好外部环境[N];中国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叶加 席斯;个人破产法出台需要哪些时机?[N];财经时报;2004年
7 陈建新;周小川称金融改革对新版破产法期待已久[N];金融时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丽娜;个人破产法出台时机未成熟[N];消费日报;2005年
9 李曙光;破产法的基本价值[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曼;破产法新装亮相全解析[N];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福祥;破产法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雪田;我国反破产欺诈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海滨;中国港台地区与内地破产法之若干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高平;税收债权在破产法中的地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朱曦;比较法视野下破产法中待履行合同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超;我国破产法的法学思考[D];烟台大学;2013年
5 任宪文;论破产法中劳动债权的优先清偿[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志伟;论破产法上的待履行合同[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石雪梅;论破产法上的偏颇性清偿[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朴淳(只欠);中韩破产法制度的特征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曹玲玲;我国破产法中的利益平衡[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邢玉晟;论破产法中的待履行合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9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190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