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公司法对股东利益保护和对董事之诉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公司法 + 董事会 ; 参考:《法学家》1999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矫健;独立董事、监事会与现代公司监督机制的选择[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2 董新凯;谈对董事会的控制问题——兼谈独立董事制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腾;对建立我国反收购制度的法律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董新凯,徐凤;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批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唐晓雪;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理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黄建华;论我国《公司法》股东大会制度的完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王玮,刘莲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8 潘嘉玮;析股份制企业的权力制衡体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郭蓉;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制衡[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10 曾琼;;大陆与香港公司治理制度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卫忠;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惠阳;公司监事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牛磊;香港公司法对少数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对内地公司法的借鉴意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周梅;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学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华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李鲲;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顾江;中外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张园园;论董事的义务与责任[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8 张凤香;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李皓天;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宋艳;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国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构建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兼评新《公司法》的立法选择[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2 马俊芳;;两种反收购决定权模式之分析与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荣;;“陈黄之争”的法律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4 李丽娟;乔娇娇;;篡夺公司机会禁止的义务主体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5 Harvey Gelb;李诗鸿;;公司治理及其独立神话[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6 高娅;;2008年公司法律论坛会议纪要[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7 杨海兰;;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8 Michael Klausner;孙天琦;;《社区再投资法》义务的可交易化(上)[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9 马彬;;解决空股法定代表人问题简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10 李建伟;吴永刚;;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机制建构——以董事的信义义务为视角[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徐长青;张照东;;论股东对公司权力结构的调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振忠;;简析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法律地位[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吕红兵;李辰;;累积投票制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王幽深;;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刍议烟草商业系统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超;周富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理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徐永前;张永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关联交易中的职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沈之斌;;完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机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立足于本土的公司法修改[N];证券时报;2005年
2 吉林证监局 赫荣祥邋刘美芳;董事会超期任职的是与非[N];证券时报;2008年
3 记者 辛红;2011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举行[N];法制日报;2011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赵旭东;中国公司法资本制度的改革取向[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蒋安杰 王林清;公司法改革世界瞩目[N];法制日报;2006年
6 记者 彭洁云;新旧大股东离奇博弈 *ST宏盛陷两个“董事会”乱局[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早报评论专栏乔新生;立足于本土的公司法修改[N];东方早报;2005年
8 薄燕娜;新公司法彰显自治法本色[N];法制日报;2005年
9 梅忠堂 范世乾;进一步完善新公司法之我见[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颜梅生;董事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应将所得收入交归公司[N];经理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眺;公司法:政府权力与商人利益的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王林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构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子学;公司收购防御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吴伟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i扨;中韩两国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姚瑶;中国公司法下的强制验资制度[D];复旦大学;2011年
3 龚冬梅;董事对公司的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朱霞;股东和董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兰航;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制度设计[D];四川大学;2004年
6 陈冬梅;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及中国公司法相关制度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熊洁;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玲;论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彭志新;董事表决权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平;论公司董事的注意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8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4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