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受信义务的引入

发布时间:2018-04-19 08:16

  本文选题: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责任 ; 参考:《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06期


【摘要】: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大多集中在对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上,而对操纵董事会及公司高管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本文认为,引入英美法系国家的受信义务,可以弥补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规制不足的缺陷。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a large numbe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our country encroach on the funds of listed companies by withholding, misappropriating and using unfair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manipulate major decisions of companies, and so on, they harm the interest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shareholders.Although China's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Company Law and som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regulate this, most of the regulations focus on the accountability of directors and other senior managers.However, the accountability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r actual controllers who manipulat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company executives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duciary obligation of common law countries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law in regulating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祖国,郭胜伟;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环境的法律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2 王仁富;我国一人公司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宋刚;论现物出资——兼评我国公司法之相关规定[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4 李旭峰,王科;股东代表诉讼与传统诉讼形态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5 李媛,王晋;我国公司法监事资格制度的完善——与德国立法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6 刘丹,邓海峰;特别清算论——对我国公司法修改中的一点建议[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7 朱福娟,朱京博;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范慧茜;完善保护条款的保护机制——质疑、比较及启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远景;解析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邱玉莲;;利用有效市场理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06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尹红婷;企业并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刘现武;我国农业企业并购重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谭甄;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石赐亮;公司监督机构制度改革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仇京荣;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中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曦;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徐朝阳;董事注意义务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白捷;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罗磷;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探析[D];四川大学;2003年

5 尹明生;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刘安峰;并购合约中限制谈判条款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陆yN媚;论公司董事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郭智杰;我国管理层收购及其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5年

9 谢杰;论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沈健;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公司法》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敬琏;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J];理论前沿;1995年07期

2 黄万啭;试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构[J];攀登;1996年05期

3 何玉长;经理人之法人代理权论[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4 侯晓华;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分析[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期

5 吴建辉;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模式考察[J];长江论坛;1997年05期

6 邱云生;如何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J];理论与改革;1998年04期

7 朱义坤;公司:制度实体[J];理论与改革;1998年05期

8 邵剑兵;内部人控制与企业家选择机制的转换[J];党政干部学刊;1998年01期

9 赵宇,刘俊敏;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J];河北法学;1998年02期

10 孙智;《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结构[J];晋阳学刊;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席酉民;吴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统化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雷曜;;多智能体模拟框架中的复杂人模型[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孙树立;;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及我国的选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赵增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马春林;吴冲锋;;基于公司治理的盈利分配机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松涛;毕秀水;于洋;;不完全契约与契约的完全——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厚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完善方略[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虎岩;陈巍;;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制度安排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妍;荆德刚;;现阶段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罗雪光;郭小东;;论独立董事制度——兼谈其与监事会制度之职能协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钱塞韵;中国内审学会“风险审计”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审计报;2000年

2 二十一世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蒋国云;开放式基金影响深远[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泓;期盼独立董事[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记者 曹志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是核心[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军;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千秋[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上市公司治理:现状与任务[N];中国证券报;2000年

7 ;中国公司治理任重而道远[N];中国证券报;2000年

8 ;ST郑百文的教训很深刻[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公司治理缺陷两案例[N];中国证券报;2000年

10 ;完善公司治理在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冬梅;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4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徐晓阳;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7 华锦阳;转型期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联: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胡洁;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刘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文章;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胡雅蓓;西方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及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4 邓军;不需扬鞭自奋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李丹岩;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8 张良悦;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郭春丽;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10 唐国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72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72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