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法对若干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本文选题:公司法 + 有限公司 ; 参考:《太平洋学报》2007年04期
【摘要】:从市场经济的视角看,当今的世界是公司的世界,当今的时代也是公司的时代,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其市场地位亦为十分显著。基于高度的信赖利益建立起来的有限责任公司,因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除了可以参照适用股份公司的一些规定外,还需要有一套特有的规则体系予以规范。随着私权勃兴的口号兴起,人们亦更加关注其具体立法之外化,而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其背后之蕴意价值指向,则再次生动地阐释了私权至上的理论真谛,并且以管制与自治的博弈及由此所采取的放宽公司自治的倾向尤为显烈。其中,映射至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上,就集中体现在股权转让的特定规则上。鉴于此,本文主要是以新修订的公司法之条款为蓝本,沿着立法改进的路径,来展开讨论几种特定情形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rket economy, the world is the world of company and the era of company, especially the market position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Becau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based on the high reliance interest, in addition to referring to some provisions of the joint-stock company, also needs a set of special rules system to be standardized.With the rise of the slogan of flourishing private rights, people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ization of its specific legislation. However, the implication value behind the newly revised Company Law in 2005 has once again vividly explaine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heory of the primacy of private rights.Moreover, the game of regulation and autonomy and the tendency to relax corporate autonomy are especially strong.Among them, mapping to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of limited companies, concentrated on the specific rules of equity transfer.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newly revised provi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along the path of legislative improvement, to discus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s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under several specific circumstanc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J];法律适用;2003年08期
2 陈苇,谢京杰;论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股权分割[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晓静,许中缘;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转让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5期
2 薛启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问题试析[J];山东审判;2007年03期
3 熊健奎,杨宇;浅析股权转让的制约因素[J];学术探索;2004年11期
4 李旺;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条件中的互惠原则[J];政法论坛;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宋良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建华;有关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郎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法律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陈小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曹照勇;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法律后果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赵志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杜戈立;公司干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王晓云;析离婚时夫妻共同无形财产中的股权分割[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束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疑难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李金明;股东质询权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艳;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远山;余秀宝;;关于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若干问题[J];重庆与世界;2011年13期
2 齐欣;;有限公司股东退出的法律分析与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彭江华;;浅论设立中公司——兼评《公司法》第30条[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张彦立;;浅谈独立董事制度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借鉴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5 黄亚州;;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国家强制与自治[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6 卢臻;;有限公司自愿解散和清算制度的完善——以保护小股东利益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7 韩红星;;论新《公司法》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7期
8 王欢;;浅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9 段冰;;公司捐赠相关问题探讨——以万科“捐款门”事件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郑海英;;完善我国《公司法》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路涛 张宗堂;现行公司法将作较大修改[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秦 炜;公司法二审稿的11个看点[N];证券日报;2005年
3 齐北;公司法律部的作用[N];经济参考报;2001年
4 罗培新;公司法不宜强行导入独立董事制度[N];南方周末;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卉;公司法:淡化所有制区别[N];检察日报;2009年
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姚秋英;公司法亟须引入外部监事制度[N];检察日报;2010年
7 冯金严;探析公司法第十六条对担保的影响[N];江苏法制报;2011年
8 李有军 刘晓林;中国大幅修改公司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刘英剑;从公司法的完善看我国立法水平的提高[N];今日信息报;2009年
10 朱从军;公司法是否允许债权出资[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7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