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政府规制、路径依赖与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导向

发布时间:2018-04-20 16:20

  本文选题:法律制度 + 公司治理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摘要】:股权集中度与投资者法律保护可以互相替代,高度集中的所有权是治理结构对薄弱的投资者法律保护的适应性反应。公司治理对于法律制度的路径依赖表现在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对于公司的管制方面。美国的金融机构对公司股权持有的限制受到巨大的法律和管制约束;而德国的反托拉斯法没有像美国那样限制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条款,也没有明确的立法反对内部人交易,日本对于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份的管制较少,惟一的约束来自反垄断法。由于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考虑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被内部人控制,变革法律将面临较大的阻力,可以考虑的改革路径是:引入保护投资者的强硬法律,包括改革公司法、证券法和破产法等,并提高司法体制的效率;寻求功能替代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对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方面实施严格的监管,等等。
[Abstract]:The degree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can be replaced each other. The highly centralized ownership is the adaptive response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to the weak legal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The path depend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legal system is manifes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company by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worl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subject to enormous legal and regulatory restrictions on corporate equity holdings, while German antitrust laws do not contain the same legal provisions that restrict cross-shareholding of companies, nor do they explicitly legislate against insider trading. Japan has less control ov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olding shares in companies, the only constraint coming from anti-monopoly law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legal system, it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 Considering that the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controlled by the insider for a long time, the law of reform will face great resistance. The reform path that can be considered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ough laws to protect investors, including the reform of the Company Law, the Securities Law and the bankruptcy Law, etc.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seek functional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example, the listed company stock issu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ternal governance to implement strict supervis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基金】: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F276.6;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冬梅;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孔岳;目标、效率与治理结构选择[D];华南农业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强;;法律、制度与上市公司最佳股权结构[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2 王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价值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3 郭碧娥;;论多重著作权的产生机理及行使规则——以演绎作品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4 宋永发;李明阳;李光红;;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问题研究[J];基建优化;2007年05期

5 李强;;规制导向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国华;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淑君;所有者与经理人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杨胜华;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朱福民;职业经理人伦理观念对企业绩效影响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晓宇;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管理委员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龙彪;HSK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3 沈宗寿;HH烟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发展对策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朱小琼;职业经理人信义义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斌;董事注意义务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郑小华;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耿超;多风险环境下浙盛控股高管激励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孔岳,吴忠培;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生存、演进及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2 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1期

3 田志龙,杨辉,李玉清;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对我国百家股份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4 费方域;什么是公司治理?[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05期

5 费方域;谁拥有企业:股东还是利益相关者?[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6 费方域;董事和董事会的结构[J];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7 曹正汉,罗必良;市场竞争、政府对所有权的有限行为能力与国有企业职位产权制度的形成——兼与林毅夫等商榷[J];经济科学;2000年03期

8 张维迎,余晖;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9 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J];经济研究;1995年01期

10 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传谌,刘振强;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失效分析[J];江汉论坛;2005年09期

2 高闯;邵剑兵;;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机理及发展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1期

3 王玉英;;浅议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及改进[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强;;规制导向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明辉;;公司治理制度变迁与国际趋同:一个分析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李传军;公司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5年05期

7 陈鸿亭;;浅析文化关联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J];企业活力;2008年06期

8 佐藤孝弘;;公司治理制度形成与价值的方法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9 张永国;公司治理模式与路径依赖[J];经济经纬;2005年04期

10 李晓娣;;公司治理模式中内部股东与外部股东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法律制度、公司治理与路径依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叶卫平;;制度如何引入——论转型时期的中国反垄断立法[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员鸿琛;王小萍;;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凌欣;;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王立军;;路径依赖、过度竞争与集群治理——对于浙江地方产业集群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学思考[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地忠;;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形[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静;李津津;张树兴;;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会娟;;浅谈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慧婕;;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研究[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水德 刘红亮 刘鹏飞;郴州:如何破解资源路径依赖的困局[N];郴州日报;2009年

2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3 秋风;红包医生与法律制度[N];南方周末;2004年

4 资深财经作家 陆新之;香港家族企业痛苦的路径依赖[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周斌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推动文明出行唤法律制度“护航”[N];法制日报;2010年

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郭守仁;美国政府的宗教团体管理现状与法律制度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建军;走出发展的“路径依赖”[N];河南日报;2005年

8 尤中华;议我国自认法律制度的建立[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张志前;从“路径依赖”看美股和H股对A股的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郑永年;十余年教育“改革”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赵廷军;商业银行破产制度设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燕;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谭柏平;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7 石纬林;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胡改蓉;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帮俊;公司治理模式趋同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筱倩;中国当代户籍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霈;企业财务制度的变迁与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彭征波;深化国企改革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张玲;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书剑;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演进及趋势[D];吉林大学;2008年

7 欧阳志秋;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依赖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登凤;中世纪中西方商业政策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戴勇坚;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段鹏翔;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8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78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