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6-11-17 03:57

  本文关键词: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1年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及应用

孙兼  

【摘要】:公司法人格否认是一种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定情形。本文主要对这一制度的基础理论、适用范围、构成要件、适用标准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一些应用层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一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基础 本部分主要是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摘要的开头部分我们已经介绍了什么叫公司法人格否认,从其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保护公司的独立人格,发挥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公司的幕后投资者利用公司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债权人利益情况的发生。这一制度的价值在于:第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设立是对目前公司法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保护。第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 本部分主要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加以讨论。从实践中看,这一制度主要还是在传统领域中加以适用。这里所说的传统的适用范围,指的是责任流向是从股东流向公司。即在个别处于支配地位的股东滥用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资格的情况下否定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这种情况也是最多最常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领域已经不能满足全部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突破传统适用领域,出现了扩张适用的情形。这里所指的扩张也是从责任流向角度来说的。传统的责任流向是从公司指向股东,而扩张的责任流向是从股东指向公司。扩张的适用情形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法人格否认的反向适用,另一种是姐妹公司之间的法人格否认。 第三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 首先,先来探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主体要件。从公司法的规定上分析,适用揭开公司面纱案件的原告是相应公司的债权人,被告是公司的股东或有股东性质的其他公司,好像没有什么争议。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还是需要探讨下主体要件的一些特殊问题,从而解决实际的诉讼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原告的适格性、被告的适格性等问题。 其次,关于行为要件,要判定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需要判断股东是否有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在这些行为之中,可能是积极的行为,比如过度控制等,也有可能是消极行为,比如出资不足等。但最为常见的是四种行为:资本显著不足、人格混同、公司形骸化和过度控制。 最后来讨论结果要件,从结果上分析,如果确认使用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那么就必须出现公司人格利用者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给他人或者给社会造成了危害的结果。 第四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标准 在本章节中,我们着重要讨论的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 第一,资本显著不足的情况。公司的资本对于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公司成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司运作的保证和保障。在判断资本显著不足情况的时候,依据的是实收资本还是注册资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别对待。至于判断时间点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时间选择。同时,由于资本显著不足情况的出现还会导致股东对公司、股东对其他股东、股东对债权人产生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此部分将做出详细的分析。 第二,人格混同情况。人格混同是判断是否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标准。人格混同是指公司与其成员之间或者与其他公司之间没有相互独立,出现了人格模糊或者重合的现象。人格混同情况和过度控制和法人形骸化有着比较相似的联系,但是它们又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人格混同主要表现在财产混同、业务混同、机构人员混同等几个方面。 第三,过度控制情况。过度控制指的是股东通过对公司的控制,实施了不正当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当这种行为出现时,完全影响了公司的独立性,公司的独立人格被完全忽视以致于公司成为股东利用的工具。从实际情况来看,过度控制多数出现在母子公司情况下。 第四,公司形骸化情况。公司形骸化指的是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使得公司成为股东的另一个自我,或成为其代理机构和工具。公司形骸化出现较多的是一人公司和母子公司。公司形骸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形,只有公司达到形同虚设的地步时,才可以认定此公司人格已经形骸化。 第五部分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本部分笔者主要从证据问题,执行环节以及法院是否可以主动适用几个角度来阐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证据的问题主要是原告举证困难以及举证的尺度难以把握。证据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完善一些证据规则和明确一些证明标准来取得更好的司法实践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可以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无论基于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应当在执行过程中适用这一规则。至于法院是否可以主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从法理上来讲还是从法院的司法职能上来分析,法院都不应当主动适用这一公司法规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论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基础12-18
  •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概念及价值12-13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发展13-15
  • 第三节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15-18
  • 第二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18-25
  •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传统适用范围18-20
  • 第二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于一人公司的情况20-22
  • 第三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扩张适用场合22-25
  • 第三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25-29
  • 第一节 主体要件25-28
  • 第二节 行为要件28
  • 第三节 结果要件28-29
  • 第四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标准29-37
  • 第一节 资本显著不足情况29-32
  • 第二节 人格混同情况32-34
  • 第三节 过度控制情况34-35
  • 第四节 公司形骸化情况35-37
  • 第五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问题及解决37-41
  •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中的证据问题37-39
  • 第二节 在执行过程中可否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39-40
  • 第三节 法院可否依职权否认公司人格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注释44-45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5-46
  • 后记4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勇;一人有限公司制度的重构[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阳;债转股的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2 郭升选;“公司人格否认”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蒋大兴;;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从法条跃入实践[J];清华法学;2007年02期

    5 刘贵祥;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审判实务[J];人民司法;2001年09期

    6 刘俊海;;新公司法中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解释难点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甘培忠;论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调控[J];中外法学;1997年04期

    8 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9 金剑锋;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10 周鑫;;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具体适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恺;;企业形式多样化的制度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吕斌;;执行难的法律思考及解决建议——建立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设立拖欠巨额债务不还罪是解决执行难的有效方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马强;;关于一人公司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邵小平;;论瑕疵出资对公司独立法人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魏磊杰;;论美国公司法中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钟凯;;关联交易相关概念比较与学说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喻胜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民事责任剖析——关于《公司法》第84条、94条之系统解释[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魏建;褚红丽;;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与债权人利益的虚假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承耀;;社会经济组织的法律形态[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剧宇宏;史忠良;;构建绿色企业制度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企业集团为视角[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0 喻胜云;;论公司最低资本确定之函数原理[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希亮;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翀翔;“刺破公司面纱”在我国的争议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涌;一人公司导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蒋大兴;论债转股的法律困惑及其立法政策——兼谈国企改革的法观念[J];法学;2000年07期

    3 黎大有;“债转股”若干问题之法律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李张珍;;债转股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J];商业经济;2009年06期

    5 张卫平;债转股政策的成因、缺陷及其完善[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本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苑辰;试论我国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娴婷;论自然人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限额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明月;一人公司利益平衡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再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耀武;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法律问题思考[D];河南大学;2007年

    6 刘琨;公司法人格否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林建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法律问题[D];华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四宝 ,王俊;试论英美法“刺破公司面纱”的法律原则[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2 崔正军 ,樊小娟;企业脱壳经营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评论;1994年01期

    3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4 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衡平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吴建斌;试论关联公司关系[J];中外法学;1996年03期

    6 李凌燕;〔日本〕法人格的否认[J];外国法译评;1994年03期

    7 黄丽萍;公司法人人格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斌;;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辨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庆一;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实践及立法展望[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建功;;《公司法》第20条的适用空间[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4 万洋;;公司法人格否认:清源与正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张晓华,戴蕙;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许京来;;公司法人格否认与一人公司规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孙婧媛;;浅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科学大众;2008年04期

    8 万洋;张蕾;;新《公司法》“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疑点再析——兼论英美法的宏大风格[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唐音;;浅谈公司法人格否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杨颀;;关联企业运行法律规制及其完善构想[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高树;;略论公司董事之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石少侠;;略论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吴大希;;股东派生诉讼在程序法上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房绍坤;姜一春;;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沈之斌;;完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机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随州市玉龙供水有限公司章程[A];全国县镇供水企业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10 王晓莺;;浅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萱;[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记者 周沪;[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于凤卫 刘桂兰;[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4 ;[N];汕头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司涛 林玫娟;[N];证券日报;2006年

    6 王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罗绮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黄丽;[N];证券时报;2006年

    9 赵鹤立;[N];证券时报;2006年

    10 王 健;[N];证券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丹;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D];复旦大学;2006年

    2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王维钢;公司控制权配置及各股东利益均衡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蒲自立;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胡乃民;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框架及鞍钢集团公司实践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刘浩然;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战略失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周海博;股权转让论[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兼;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肖纪连;公司法人格否认中股东责任性质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邢丽萍;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救济[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4 曹艾;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袁振民;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黄忠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证研究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惠玲玉;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司法适用[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刘佳;我国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茜;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兆胜;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与诉讼实践[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