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探析
本文选题:股东代表诉讼 + 诉讼地位 ; 参考:《人民司法》2009年07期
【摘要】:正 一、引言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中,起诉的中小股东作为原告,违反受信义务的公司高管为被告,公司在此诉讼中不可或缺,但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到底居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就值得研究。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主张按照英美法系的做法把
[Abstract]:First, in th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action stipulated in Article 152 of the Company Law, the suing minority shareholder is the plaintiff and the company executive who violates the fiduciary obligation is the defendant. The company is indispensable in this lawsuit. But what kind of litigation position the company occupies in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awsuit is worth studying. There are two points of view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n this issue: one is to advocate the adoption of a common law approach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2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莉;;公司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范宜龙;;略论我国公司股东出资方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娟;集团公司财务监控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宏健;;公司合并的法律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罗礼平;;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还是合一?——中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冲突与完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6 肖和保;;股东提案权制度:美国法的经验与中国法的完善[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7 王丹;;解析公司自治的实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黄金老;试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的规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艳秋;;股东身份认定问题探析——兼论工商登记的性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张治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制度安排[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涵;;国有控股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分析——从控制权配置的角度[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高晋康;汤火箭;;中国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邓海桑;;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合理性的基础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王远明;邓小毛;;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井涛;;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两点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危兆宾;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李超玲;公司法人特性与公司治理困境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晓红;和谐理念下的公司治理[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东光;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迎霜;公司债:法理与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丁绍宽;公司投票机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侯东德;股东权的契约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喜佳;论公司债参与人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永梅;上市公司债务结构与债权人保护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禹炳哲;试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D];延边大学;2009年
3 玛依拉霍加;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权益保护问题的探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4 郑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肖彦;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刘剑军;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马海燕;公司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马云;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陈巍炜;论公司章程的效力[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朱玉栋;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寒青;股东代表诉讼的再思考——从近期一起股东代表诉讼案未被受理所想到的[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宣伟华;股东代表诉讼初探[J];法学;1999年06期
3 王悦;试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方铁道;美、日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韩凤玲,刘向林;论股东代表诉讼的激励机制[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段厚省;略论股东代表诉讼[J];政治与法律;2000年04期
7 徐纯先;国内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J];求索;2004年10期
8 陈朝阳;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完善[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9 李旭峰,王科;股东代表诉讼与传统诉讼形态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10 郑曙光;论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贵翔;倪泽仁;;刑事辩护萎缩看辩护律师诉讼地位的提升[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卫星;;对小股东的保护与我国公司法[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张义勇;;股东代表诉讼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相天起;;浅析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机制[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永海;郭军英;方明;;投资者保护、现金流量控制与公司价值[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顾永忠;;从审判中的辩护走向侦查中的辩护——律师在侦查中的诉讼地位和作用考察分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王淑娟;;浅析刑事诉讼法控辩平等对抗理念与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朱现领;;论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志国;张涛;范伟;潘雪刚;;虚拟局域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炜;股东代表诉讼未受理成遗憾[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惠玲;与股东代表诉讼费用相关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记者 陈赋斌;股东代表诉讼扣紧高管神经[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东平;股东替违规高管买单 诉讼制度亟待完善[N];证券时报;2003年
5 汤维建 戈 琦;确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欣新;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通讯员 官国强 杨德伟 记者 李仕兵;十三局集团三公司机关乔迁沈阳[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8 董国隆;丹心系千家[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9 陈 斯;“三来一补”企业的诉讼地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良元;合伙企业的诉讼地位[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小明;控制股东义务法律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彤;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马军;关联企业治理中的责任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李德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程滔;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邓贺赢;小股东权益受损分析[D];辽宁大学;2004年
10 陈敏;公司治理与投融资效率问题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盛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宫晓燕;从日本商法的规定看股东代表诉讼的滥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徐靖波;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4 游兆兴;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张皆军;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的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章,
本文编号:1818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1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