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照搬还是尊重国情——对当前《公司法》修改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本文选题:公司法 + 价值取向 ; 参考:《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摘要】:当前,《公司法》的修改,在价值取向上,不能过分强调自由或强制,应两者兼顾。授权资本制和折中资本制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作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制环境下,公司立法不宜采用授权或折中资本制,而应对现行的法定资本制作适当的修改。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冲突,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土壤之中并不适宜生长,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扩大监事会的职权,才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公司法》的修改应将公司立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分别进行,还原公司法的私法性与中立性。修改后的《公司法》应规定一人公司,取消国有独资公司。
[Abstract]:At present, the amendment of Company Law should not emphasize freedom or compulsion too much in value orientation. Although the authorized capital system and the eclectic capital system have many advantages, they need a series of supporting systems to protect them. In the current leg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the company legislation to adopt the authorized or eclectic capital system. And should the current legal capital production appropriate modificatio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the curr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growth in the present economic soil of our country, so as to improve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exp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The revision of Company Law should separate the legislation of company from the legislation of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restore the private law and neutrality of the company law. The amended Company Law should provide for one-man company and abolish the state-owned compan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2 魏淑君;公司法在中国的百年历程[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理论的时代局限[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4 向朝阳,李侠;论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1期
5 漆多俊;中国公司法立法与实施的经验、问题及完善途径[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7 郑祝君;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公司制度的理念变迁[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8 任尔昕;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常健,饶常林;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思考[J];学术季刊;2001年03期
10 王保树;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成林,乔宪木,靳军;政府监管下的市场交易人行为选择博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2 吴元平;论商业信用制度建设[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覃有土,李正华;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4 隋平;信用短缺下法定资本制对有限公司发展的意义[J];法学杂志;2004年01期
5 司伟;契约视野下的公司自治与政府干预——从“健力宝事件”看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应强调的理念[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覃有土,李正华;论资本运营中的信用基础[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李和平;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模式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段红弘;关于公司设立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兼论我国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的完善[J];经济经纬;2005年05期
9 蒋海;我国银企间融资博弈的演进与信用风险的防范[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汪绪涛;;意思与规则的较量——从西方公司契约理论的争辩看公司法的规范方式[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乔军;;建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单依群;;整合县馆网络资源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3 程倩;叶美霞;;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诉求——从“和谐社会”到服务型政府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蒋楠;;本土传统与现代化历程:泉州早期现代化及其启示[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周伟;王晓婷;;规范企业管理——完善公司监事会制度[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庆军;中国转型期的关系与非国有企业融资[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小川;营业信托制度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刘骁;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与激励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吕鹏;湖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陈卫忠;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牛光军;国际投资待遇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7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10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功;浅议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问题——兼论我国现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弊端[D];苏州大学;2002年
2 沙金;论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职工参与制度[D];北京大学;2005年
3 郭玉坤;论企业信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罗枭;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曾红波;论验资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刘东晓;论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苗炎;信用的建立与维护——一个法律社会学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友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陶光辉;控股股东的公司控制权之约束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刘晋元;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强;浅议会计失信的成因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文海涛,孙敏;会计造假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3 陶桂娟;论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兼论我国监事制度的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0年03期
4 李哲,董海峰;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现实下的再思考[J];法学;2001年07期
5 李占猛,杨宏伟;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J];国外财经;2000年04期
6 任尔昕,史玉成;论信用短缺时代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J];政法论坛;2003年02期
7 冯果;股东现物出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8 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理论的时代局限[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9 李国如,杨春洗;当代中国刑法体系功能研究──兼及系统论方法的运用[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10 汤欣;论公司法的性格——强行法抑或任意法?[J];中国法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若兰;;新破产法如何彰显经济法价值之我见[J];学理论;2011年23期
2 黄俊;;经济法的价值与独立性再探讨[J];学理论;2011年23期
3 胡微;;浅析特殊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卢子铭;谢皓至;;个人信用复权制度的构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5 杜永波;顾凤玲;;论债权出资及其规制的完善[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张岩;;我国《公司法》中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之探析[J];华章;2011年21期
7 孙晋;;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2001年02期
8 刘成贺;;论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傅杰军;;消除建筑市场“阴阳合同”方法探究[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10 吴鹃;潘昊;;一人公司登记制度立法缺失与探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甲锋;陆志明;钱冬;;论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对策[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侯怀霞;李虎;;论转型时期经济法的作用[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炳斌;;经济法中的“以人为本”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陈云良;;转轨经济法学:西方范式与现实国情之和谐[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娇娇;;论公司重整制度中担保债权人的权利限制与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李长健;;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强;;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法发展问题[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显志;;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探讨[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白雪洁;;21世纪竞争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启示[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光宇;马凌;;论完善经济立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文丽;公司法律制度之考点[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段庆文;二次修法应重点关注价值取向[N];中国保险报;2007年
3 上海证券交易所法律部;自治·监管·维权[N];证券日报;2005年
4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梁炜;反垄断的价值取向[N];陕西日报;2009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乔新生;《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6 ;公司法修订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4年
7 上海证券交易所法律部;自治·监管·维权[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 韩灵丽;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8年
9 吴国基;健全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N];证券日报;2005年
10 宋毅;职工持股会诉讼的司法价值取向[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守尊;论信托的契约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梁天;公司控制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吕欣;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婧;价值·性质·效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建;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彩;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陈伟翔;论我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法律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红;论我国公司法的价值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叶蔚恒;论破产重整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李红梅;论破产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程莉;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完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郑志伟;经济法价值取向的重构[D];福州大学;2006年
10 李广玉;我国公司出资形式的法律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81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1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