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公司法人格否认”之面纱
本文选题:揭开公司面纱 + 忽视公司实体地位 ; 参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摘要】:揭开公司面纱系英美判例法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法理原则,此原则过去被日本学者误译为"公司法人格否认",后传入我国并在学界广为流传。以"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误译表征"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不仅在理论上和逻辑上留下诸多漏洞,且其所隐含的概念法学思维方式更具潜在危害性。我国应以"揭开公司面纱"或"直索责任"取代"公司法人格否认"之不当称谓,并应警惕概念法学思维方式的潜在危害。
[Abstract]:The unveiling of the corporate veil is a principle of jurisprudence developed in Anglo-American case law, which was misinterpreted by Japanese scholars as "denial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which was later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widely circulated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principle of "unveiling the veil of company" by the mistaken translation of "denial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not only leaves many loopholes in theory and logic, but also has more potential harmfulness in its implied mode of thinking of conceptual jurisprudence. Our country should replace "disavowal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with "uncovering corporate veil" or "direct claim liability", and should be alert to the potential harm of conceptual jurisprudence thinking mod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升选;“公司人格否认”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孙耀胜;论“揭开公司的面纱”与债权人保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文祥,付国华;论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行政与法;2004年05期
4 莫志宏;从占有性个人主义到兼容性个人主义——对民事权利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尹田;论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2 刘大洪;公司有限责任制度负面效应的法律思考[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3 王卫国;超越概念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3期
4 王利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上)[J];政法论坛;1994年02期
5 王利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下)[J];政法论坛;1994年03期
6 张云平,刘凯湘;所有权的人性根据[J];中外法学;1999年02期
7 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苏;公司法人格否认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01期
2 朱慈蕴;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3 胡巍;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J];理论月刊;2005年01期
4 高绯;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在我国的适用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易劲松,贺林森,周茜;论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建立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吴建丽;“揭开公司面纱”的立法前景[J];科学决策;2004年10期
7 吴敦;;新《公司法》连带责任制度实务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8 龙英锋;“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之探析及借鉴[J];现代法学;1995年01期
9 任伟涛;对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2年09期
10 李岸曰;试论公司的直索责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沈云如;刘素芳;;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现领;;论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许海峰;;试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之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潘峰;浅谈美国公司法“揭开公司面纱”原则之适用[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2 刘思萱;“公司法人格否认”在一人公司规制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沈四宝 丁丁;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借鉴意义[N];法制日报;2004年
4 陶钧 记者 李松 见习记者黄洁;追加被告公司股东为被告[N];法制日报;2006年
5 陈晨;浅析揭开公司面纱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俊海;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实践难点[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牛学辉;“揭开公司面纱”维护金融债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8 陶钧 李松 黄洁;北京审理“揭开公司面纱”案[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刘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王晓飞:本报采访中心记者;如何揭开公司面纱?[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马立群;“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亮相[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丹丹;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D];复旦大学;2006年
2 马军;关联企业治理中的责任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薄守省;债务欺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波;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及在我国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2年
2 郭景霞;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张爱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怀晓红;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确立[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齐倩倩;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子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高苹;我国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岳永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崔丽平;对公司法人格否认中资本显著不足适用条件的探讨[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春霞;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黄淑玲;试论子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5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2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