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公司立法——以台湾地区“公司法”的修改为中心考察
本文选题:经济全球化 + 国际竞争 ; 参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摘要】: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不仅带来了公司理念的更新,也推动了各国立法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各国政府均加大了对其公司立法修改的步伐,修法成为全球性潮流。如何“因应国际化与自由化的趋势,满足企业经营之需要,维持国际竞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各国或地区修订公司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围绕这一目的,“放松管制和强化公司监控”成为各国或地区公司法修订的基本方向。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修改,便充分反映出这一点,并为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Abstract]:The rapidly changing social reality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not only bring about the renewal of the company idea,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governments of all countries have stepped up the pace of amending their corporate legislation, which has become a global trend. How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re the starting points and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revision of company law in various countries or regions. Around this purpose, "deregul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company supervision" become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 revision of company law in various countries or regions. The amendment of "Company Law" in Taiwan region of China fully reflects this point, and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vis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理论的时代局限[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科瑞;网络时代的民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青武;试论美国提升公司信用水平的法律对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戚晓辉,张昊;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融合[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4 刘远景;解析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邹诗鹏;知识经济·后发展·人的创新[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6 王建萍;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周利锋;陶剑华;;强化公司社会责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刘罡;;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1期
9 王丰,汪勇,陶宽;网络组织:21世纪的新型组织结构模式[J];当代财经;2000年05期
10 乌家培;信息社会与共产党的任务[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其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麟斌;论中国发展“新经济”[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创新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童光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何丰伦;论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全球化时代[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忠诚;中美上市公司暂停、终止制度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5 吴丽君;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虚假投资及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李彬;论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其追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刘丽;公司法修改的理论与实践[D];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8 蒙连图;中国公司非破产清算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9 朱玉;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明明;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果;股东现物出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智慧;公司法修改的价值取向[J];沧桑;2005年Z1期
2 杨卫东;公司组织机构与公司法修改——企业以什么样的结构提升效率[J];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16期
3 刘俊海;公司法修改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4期
4 陆海波;自由主义下的公司法修改[J];CO.公司;2004年12期
5 鄂沪颁;国务院法制办:公司法修改草案允许回购股份额的5%奖励员工[J];当代经济;2004年10期
6 王荣珍;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公司法的修改[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王彬,熊征;小议公司法修改的思路[J];社科纵横;2005年01期
8 叶立高;社会利益、私权自治与公司法修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9 燕子;“证券市场创新与公司法修改完善”高级研讨会在京举办[J];中国律师;2000年08期
10 周剑龙;中国股东大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周友苏;公司法修改需要“伤筋动骨”[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信言;公司法修改从哪儿“动刀”[N];法制日报;2003年
3 李曙光;公司法修改的理念[N];法制日报;2003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保树;公司法修改中的几个问题[N];法制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杨傲多;股份回购政策并不抵触公司法[N];法制日报;2005年
6 李有财;新公司法实施带来更多发展机会[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8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10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公司法修改的理论与实践[D];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2 凡慧林;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武彩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刘安鹏;公司法与公司章程互动关系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黎三保;公司转投资的法律规制[D];华侨大学;2007年
6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7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6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