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商业受贿罪初探

发布时间:2018-06-04 01:41

  本文选题:受贿罪 + 国家工作人员 ; 参考:《人民检察》1996年04期


【摘要】:商业受贿罪初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登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了一些新的犯罪。其中有些罪名系从现有罪名中分离出来,犯罪主体变更及法定刑悬殊,,在理解和适用法律上产生了不同意见。现就《决定》中规定的商业受贿罪...
[Abstract]:A probe into the crime of commercial bribery: the deci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Ma Dengmin, the decision to punish the crime of breaking the law of the compan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decision >") stipulates some new crimes. Some of them are separated from the existing crimes,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is changed and the law is disparate, and the law is produced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w. Different opinions. Now, commercial bribery is stipulated in the decis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4.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祥;;国家工作人员“灰色收入”刑法规制的误区与完善[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2 孔崴;;国家工作人员在非公务活动中单纯收受财物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3 游剑;;国家工作人员收受借条的行为性质及犯罪形态分析——以杨某受贿案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刘月;;受贿罪之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研究[J];刑事法评论;2010年02期

5 张彦俊;;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6 王兰高;;论受贿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基本问题[J];学理论;2011年18期

7 张庆峰;杨爱萍;;干股分红型受贿犯罪认定分析[J];人大建设;2011年05期

8 姚思遐;朱斌;;浅析房产交易行为中受贿罪的几种类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9 李胜男;;论受贿罪的认定及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10 李良富;王列强;;渎职侵权犯罪与受贿罪竞合关系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ng;;试论刑法受贿罪中“索而未取”“收而不受”“受而不收”等情况的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王占洲;;针对刑法第388条的几点修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王亚楠;;受贿行为侵害法益之新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于立强;于立萍;;新型受贿罪的特点及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穆昌亮;;浅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钧;彭月辉;;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朱祖洋;;涉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孟庆华;;新形势下受贿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10 田甜;;我国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可行性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志毅;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情人收受他人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李立峰;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N];检察日报;2011年

3 刘敬新 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反贪局;“特定关系人”受贿问题探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反腐法律触角伸向“深水区”[N];法制日报;2009年

5 王玉初;查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当中的难点何在[N];中国商报;2009年

6 韩玲 吉林大学刑法学博士现供职于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界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尹明灿 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特定关系人受贿的认定[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8 王明星 河南省纪委法规室;斡旋型受贿罪新主体问题探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9 张健 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叶翔宇 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相关问题[N];法治快报;2010年

10 刘敬新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 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受贿罪的构成及常见形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穆妍;受贿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成;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阎二鹏;身份犯之共犯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本勇;论身份犯[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敬新;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姚贝;没收财产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程兰兰;挪用型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愈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鸿;论受贿罪[D];四川大学;2002年

3 马飞;论受贿罪的主体范围[D];安徽大学;2005年

4 张军伟;新型受贿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玲玲;重庆文强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6 邹文娟;受贿罪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彭淑贞;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魏杏兰;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爽;论受贿罪主体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文卿;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97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