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代位诉讼的原告资格
本文选题:民事诉讼 + 股东代位诉讼 ; 参考:《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摘要】:股东代位诉讼起源于英国衡平法,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国相继引入这种制度。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首次规定了股东代位诉讼制度,为股东提起代位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原告资格的规定过于严格,不利于股东诉权的行使。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本文认为,取得股东代位诉讼原告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在不当行为发生时具有股东资格;在提起和维持代位诉讼时始终具有股东身份;能够公正、充分地代表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Abstract]:The shareholder subrog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equity law of England, which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one after another. The newly revised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provides the shareholder subrogation litigation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provides the legal basis for the shareholder to initiate the subrogation action, but the stipulation on the plaintiff's qualification is too stric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xercise of the shareholder's right of action. Referring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plaintiff in the shareholder subrogation litigation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hav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shareholder at the time of the misconduct; Always have shareholder status in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subrogation litigation; can fairly and fully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other shareholder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苓宁;;在印度追债[J];中国海关;2010年01期
2 谭喻;;英国国家赔偿制度中的赔偿程序[J];中国人大;2010年02期
3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2010年02期
4 马峻;刘润发;;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的法理阐释[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文礼均;;司法的经济学分析: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6 张士金;;对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现实考量[J];政法论坛;2010年01期
7 张明华;;应建立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8 周小明;孙海涛;;论民事权利的行政裁决救济——以我国的征地及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王小钢;;为什么环保局不宜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J];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10 刘显鹏;;级别管辖体系化构建之探析——《级别管辖通知》的新发展及其再完善[J];理论界;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商晓燕;;辞书释义要注意有法必依[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2 候若海;;证据的运用与司法公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李琦;郭振忠;;作为法律行为的判决——判决的法理学分析之一[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卞利;;明代徽州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郜尔彬;;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比较[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王洪;;论诉讼证明[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王圣扬;;论证据立法中的证明标准[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张雪;张安琴;;产房助产士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探讨[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仇小松;;论股份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民事诉讼救济[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归东;何建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得生;“民告官”案件放宽了对原告资格和起诉条件的要求[N];民主与法制;2000年
2 江必新;机遇与挑战[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记者 张蜀津;《演讲与口才》决不私了[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状告烟草公司索赔:有几分胜算[N];检察日报;2001年
5 扶民;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怀德;行政诉讼范围必须扩大[N];法制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徐来;如何审理公司高管或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案件[N];法制日报;2002年
8 郑 劝;周小川指出投资者保护关系资本市场全局[N];经济日报;2002年
9 王耀东 白莉萍;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构想[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刘洋 浦永军;本案起诉人是否具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瑞成;民事判决既判力与程序保障原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张越;行政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蔡长林;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蒋铁初;中国近代证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兴东;元代民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惠从兵;论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与证据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陈文曲;民事公益诉讼初论[D];湘潭大学;2001年
4 曾于生;论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D];湘潭大学;2001年
5 邓习军;民事诉讼效益论[D];湘潭大学;2001年
6 王金文;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施建清;民事检察的权能及运作方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其山;论我国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的改革[D];河南大学;2001年
9 宋瑞秋;内部人短线交易利益归入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陈冉曦;质证制度浅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01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146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