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司经理民事责任制度之完善
本文选题:公司法 + 公司经理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摘要】:民事责任制度是对公司经理的一种重要约束机制,有利于充分保护公司及相关者利益。其完善必须关注相关法律的协调、加强经理对公司和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及其可诉性并遵循民事赔偿优先原则。
[Abstract]:Civil liabilit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straint mechanism for company manager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ull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its stakeholders. Its perfec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relevant laws, strengthen the manager's civil liability to the company and the third party,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ivil compensation priorit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923;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细良;构建我国经理法律制度的宏观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2 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梅;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刘定华,张严方;对进一步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的思考——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3 刘定华,李晗;中美证券法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赔偿之比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章美珍;财务报告舞弊端倪甄别及治理对策[J];当代财经;2002年05期
5 矫健;独立董事、监事会与现代公司监督机制的选择[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6 董方军;论归入权的性质[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7 孙艳利,宋阳;股市·政府·法治——重建股市信用的经济法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8 梁上上;论证券民事责任与股东诉讼方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梁科兴;内幕交易若干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10 彭真明;论注册会计师职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明辉;;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范一丁;;国有企业董事会决议为关联企业担保的效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学军;证券公开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翁晓健;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张庆;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中心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杨少南;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蓝寿荣;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朱成刚;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勤;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刘艳军;论证券欺诈诉讼[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方;金融体系与法律制度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耿程;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友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张丹丹;证券民事赔偿问题的法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付荣;证券经纪业务中证券公司与客户法律关系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宋瑞秋;内部人短线交易利益归入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刘桂清;董事忠实义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小霞;论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李朝庆;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10 黄奇中;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保树,钱玉林;经理法律地位之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2 周友苏,罗华兰;论证券民事责任[J];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红星;;论新《公司法》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7期
2 王欢;;浅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段冰;;公司捐赠相关问题探讨——以万科“捐款门”事件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郑海英;;完善我国《公司法》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5 邓林;;从《公司法》的视角探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6 虞政平;赵旭东;王涌;刘斌;岳洋;;“切问近思”青年论坛之一:《公司法》解释(三)相关问题探讨[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7 陈琳;;相互持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及立法规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星;;论公司经理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9 李滨晶;;论临时股东大会召集制度之完善[J];华章;2011年14期
10 武鑫;;浅谈中小股东利益之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军;;英美公司董事法律制度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Mads Andenas;;欧洲公司法中雇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问题[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7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9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述华;公司经理法律责任的构成[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沈路涛 张宗堂;现行公司法将作较大修改[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秦 炜;公司法二审稿的11个看点[N];证券日报;2005年
4 齐北;公司法律部的作用[N];经济参考报;2001年
5 罗培新;公司法不宜强行导入独立董事制度[N];南方周末;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卉;公司法:淡化所有制区别[N];检察日报;2009年
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姚秋英;公司法亟须引入外部监事制度[N];检察日报;2010年
8 冯金严;探析公司法第十六条对担保的影响[N];江苏法制报;2011年
9 李有军 刘晓林;中国大幅修改公司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刘英剑;从公司法的完善看我国立法水平的提高[N];今日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吴伟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9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瑞敏;论公司经理法律约束制度[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宗晴;中国公司经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王子毅;公司经理法律角色定位与我国公司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4年
4 宋时波;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45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