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与董事经营权冲突之下的上市公司章程的规范——以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的最新动向为视角
本文选题:股权与董事经营权 + 章程自治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随着股东与董事争夺公司决策权之纷争的不断扩展,股东将倾向于采取提议修改上市公司章程这一更为积极的事前措施来介入董事会的经营决策,而上市公司的章程也由此成为两者激烈交锋的战场。我国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确立赋予了公司内部参与者对于公司更大程度的控制权,然而,基于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倾向,对于股东如何介入董事的经营权,我国尚缺乏相应的规范体系,从而无法将上市公司的章程自治纳入到实现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目标体系当中。为此,首先需要肯定股东有权以提议修改上市公司章程的方式来约束董事会的经营权;其次,还有必要设定股权介入董事经营权的边界,从而有效地分配公司的决策权。对此,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在这一方面所初步形成的规范框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制度参照。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dispute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over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the company, shareholders will tend to take a more active prior measure of proposing to ame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to intervene in the management decision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also become the battlefield of the fierc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autonomy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given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company greater control over the company. However, based on the tendency of shareholders' centralism, how the shareholders intervene in the management right of the directors. Our country still lacks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system, so it is impossible to bring the autonomy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into the target system of realiz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all the shareholders. Therefore,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affirm the shareholders' right to restra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by proposing to modify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set the boundary of equity interven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rectors, so as to allocate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the company effectively. In this regard, the preliminary normative framework of Delaware Corporation Law in this respect will provide us with beneficial institutional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慈蕴;;公司章程两分法论——公司章程自治与他治理念的融合[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伦坤;;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司法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张善斌;论强制取得少数股东股权——简易式兼并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3 高汉;;股份回购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胡荣健;;论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J];惠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邱海洋;《公司法》阻碍了财务困境中公司的融资[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6 杨斐;;修改法律须重视过渡条款的规定[J];人大研究;2005年12期
7 郑曙光;公司减资的比较法考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凤霞,秦勇;公司僵局及其替代性救济的实施[J];商业时代;2005年32期
9 秦勇;李凤霞;;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及其替代性救济[J];特区经济;2006年04期
10 朱慈蕴,祝玲娟;规制董事利益冲突交易的披露原则[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谭甄;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平;权益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5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徐彦冰;公司清算法律制度之国际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安文录;公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伍坚;章程排除公司法适用:理论与制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春颖;《公司并购法律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沈晶;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迪存;股东表决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丁红;股份有限公司表决权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余晓君;股东实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湘潭大学;2003年
6 艾超;公司董事民事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7 黄贤福;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法律规范的资本范式及利益冲突[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李哲;论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石海华;股份回购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
10 安绍伟;公司经理权法律制度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凤真;法人目的事业制度探析[J];政法论丛;2003年03期
2 普丽芬;从公司法规则的分类界定公司章程的边界[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珏;刘燕;;公司章程自治边界之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年04期
2 张安毅;;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安排的效力——《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解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谢达;曾海培;;浅谈公司章程自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3期
4 郭磊;;浅议公司章程自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戚卫磊;;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以个案为视角对《公司法》第72条第四款之理解和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燕;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韩晓利;论章程自治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马勇;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冲突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沈嘉乐;公司意思自治与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乔;公司法缺省性规则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卫亮;公司章程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徐束湘;论公司章程自治与小股东权利保护[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春杰;公司章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5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