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处理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本文选题:证券监管 + 信息披露 ; 参考:《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证券是一种特殊商品,证券的发行者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而信息不对称和自我交易是阻碍资本市场的主要因素,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遏制这两种威胁的制度建构,核心动力则来源于证券监管当局的弹性和效率。政策是法律调整不足的行政补充调整机制,当《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法律文本调整不畅,中国的证券监管政策和应对证券纠纷的司法政策,弹性的弥合了规则缺失,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程度。ST (Special Treatment)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监管手段,立足于法律的社会目的,将证券监管与法律制度有机结合,从而在实践中补充了成文法系的立法滞后问题。 中国ST板块作为违规信息披露高发的板块,应如何有效展开?哪些信息需要披露?披露的框架如何确定?这些都是目前理论界与市场监管部门应重点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明确我国ST板块的市场定位,遏制ST公司“爆炒”现象。本文研究视角以ST公司这一中国特有的制度的信息披露与国外类似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比较,归纳出我国ST公司的特征信息及非ST公司的特征信息,提出中国ST公司信息披露的框架:基本信息+非ST公司信息+ST公司特征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各项具体信息的披露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特别处理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监管的视角,尝试性解释中国资本市场20年蓬勃发展中ST股票“炒风”盛行的制度原因,正本清源,从中找出完善ST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方法,向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提出笔者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得完善和规范ST证券的信息披露,本质上杜绝特别处理证券的炒作。纵观目前的研究,通过经济学和法学两种学科结合对ST证券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资料的稀缺、数据的空白与较差的研究基础,使本文的研究难度较大,使得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的前瞻价值,因此,本文从某种程度上了说是填补了特别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的空白。
[Abstract]:Securities is a special commodity. The information disclosed by the issuer of securities is the main basis for investors to judge its valu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self-deal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capital market. The foundation of the capital market vigorous development is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o contain these two threats, and the core motive force comes from the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ecuritie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Policy is an administrative supplementary adjustment mechanism with insufficient legal adjustment. When the legal texts such as Company Law, Securities Law and bankruptcy Law are not adjusted smoothly, China's securities regulatory policy and judicial policy to deal with securities disputes have flexibly bridged the lack of rules. St (Special treatment) system,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is a means of supervis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based on the social purpose of law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securities regulation with legal system, thus complements the problem of legislative lag of statutory law in practice. St plate in China as a high incidence of illeg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late, how to effectively launch? What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disclosed? How is the framework for disclosure established? These are the problems that the theorists and market regulators should focus on at present.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will also clarify the market positioning of St plate in our country and curb the phenomenon of "speculation" in St compani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St company, a special institution of China, with that of similar companies abroad, and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of St compan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of non-St comp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ramework of St compan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 the basic information is not St company information and St company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disclosure of specific information is discusse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al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St stock speculation is prevailing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in the 20 years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method of perfecting St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sugges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hoping to perfect and standardize the St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tter, and in essence, to put an end to the speculation of specially handled securities. Through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St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very limited, the scarcity of data, data blank and poor research foundation, make the research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This makes the in-depth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ve innovative forward-looking value, therefore, to some extent, this paper is to fill the gap in the study of special securitie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霞天;于晓娟;;我国证券市场的脆弱性原因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2 ;首届《证券市场导报》论坛征文启事[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8期
3 盛善祥;;“香港结算”与内地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J];港澳经济;1997年05期
4 童卫华;;证券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5 杨宜;;QF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科技与企业;2003年03期
6 杨蔚东;王红妹;;北方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与证券中介机构的发展[J];天津经济;1996年03期
7 施红;;证券监管变动趋势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20期
8 刘磊;;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
9 汤艳;邓彦;;浅谈广东省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J];财会研究;2011年11期
10 耿超;;金融工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敦扣;王亲生;彭焱生;;证券市场公司律师制度初探——兼谈湖南省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陈其安;杨秀苔;;考虑噪声交易者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芮秀;苏园;;证券市场趋势自组织分类预测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波;吴臻;;一类证券市场上投资组合和消费选择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潘永泉;杨晓;;神经网络模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SEC 前任主席$$ William.H.Donaldson $$ 译/西南财经大学 陈晓曦$$;监管 证券市场的维生素[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刘纪鹏;证券市场上涨因何符合国家利益[N];国际金融报;2005年
3 易宪容;国内证券市场几个重大问题反思[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夏江;“系”说证券市场中的民营资本[N];经理日报;2005年
5 市政府金融办公室供稿;证券市场政策解读[N];济南日报;2005年
6 ;证券市场走好有利于商业银行改革 [N];金融时报;2005年
7 策划人 屈艳枝 本报记者 徐娟;证券市场 柳暗花明应有期[N];开封日报;2005年
8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 顾肖荣 陈历幸;证券市场自律制度建设有待加强[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记者 周莉莎;人民币汇率改革推升证券市场估值水平[N];上海证券报;2005年
10 刘税;飞天系折翅清理证券市场门户[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4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勇;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陈继;特别处理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范腾腾;网上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苏茂坤;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吴双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6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1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6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