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研
[Abstract]: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about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plaintiff in the shareholder derivative litigation and lis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evant systems one by one. Then it analyzes the relevant system of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in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new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is fixed on the level of revi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reholder derivative litigation system is principled and not operabl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problems of shareholder derivative qualific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ior procedur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ock holding period, the limitation of the shareholding ratio of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s of the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riod of the shareholders' holding in the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ory, every shareholder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bring a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which comes first from the status of the shareholder, and secondly from the corpo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hareholder, even if a shareholder holds only one share of the shares. It should also be allowed to bring a representative action as long as it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presentative action itself and does not have to be bound by the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of holding shares because one share has the interest of one share. However, in order to prevent shareholders from overappealing, we should limit the qualification of suing shareholders in terms of the stock holding period, the number of shares and the pre-procedur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敏;袁锦;;试论公司员工派生诉讼制度[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2 林少伟;;英国派生诉讼的最新发展:普通法的回归[J];时代法学;2011年04期
3 仇晓光;单旭龙;;论当前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变革的困境与出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可;;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适用的一些问题——原告主体资格限制制度在我国的特殊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郭侃;张朝霞;;试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有星;李鹏;;金融业公司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王强;;我国关联公司的公司法规制[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黄婷;加强关联交易信披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机制[N];证券时报;2011年
2 仪征市人民法院 孙晓芳;浅析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利弊[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周澎 徐继华;股东派生诉讼探讨[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陈志武;公司法上的股东派生诉讼[N];工人日报;2008年
5 舒旭霞;审理股东派生诉讼案件的几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联合证券娄家杭;从三九医药案不予受理说起[N];证券时报;2003年
7 贝政明;审时与超前[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王璐;大股东“掏”声依旧 509亿占款无猛药难清[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刘子平;诚实出资股东可代位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马辉 苏军华;事后保护岂能是空白[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浩;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王志鹏;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辉;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卫平;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研[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君;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娜;股东派生诉讼理论与实务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吕艳明;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当事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武瑞娟;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约束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巍;议股东派生诉讼的制约、激励及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夏哲;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曹倩云;试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完善[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7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2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