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刑法中“委派从事公务”的学理分析与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18-08-09 08:45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对如何认定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委派从事公务”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议。对“委派”的理解应该从委派的主体、委派的目的、被委派者与委派单位的关系以及委派的效力四个方面的特征予以把握。国有公司、企业应当界定为全部投资为国家所有的公司、企业。结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国有单位委派到合资、合作、股份制等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不能一概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这是完善现代公司、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成果,也是刑法的谦抑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凸现。
[Abstract]:In judicial practice, it is often disputed in judicial practice as to how to identify the "assignment of public duties" stipulated in Article 93, paragraph 2, of the Criminal Law. The understanding of "delegation" should be grasp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subject of delegation, the purpose of deleg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legate and the appointing uni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delegation. A state-owned company or enterprise shall be defined as a state-owned company or enterprise with total invest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provisions of relevant laws such as the Company Law, it is not possible to refer to all state functionaries to state functionaries who are appointed by state-owned units to joint ventures, cooperation, joint-stock systems and other non-state-owned units. This is a requirement for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modern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modest spirit and humanistic concern of criminal law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justice.
【作者单位】: 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
【分类号】:D9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祥;论挪用公款罪主体的几个问题[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2 马长生,尤金亮;中外渎职罪主体的比较研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朱和平,邓承立;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黄俊平;论“受委托”型贪污罪主体[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吴冠华,孙晶;滥用职权罪主体的司法认定[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任进强;再谈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J];人民检察;2002年05期

7 李成;“索贿”若干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03年01期

8 张永红;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若干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9 高亮;关于职务犯罪立法的一点看法[J];政法论丛;2004年01期

10 赵汝琨;贪污罪主体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祖华;玩忽职守罪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2 邹利民;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3 田强;关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认定的若干问题[D];湘潭大学;2004年

4 罗旋;关于斡旋受贿犯罪争议问题的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郑磊斌;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敬娜;论玩忽职守罪[D];吉林大学;2005年

7 田明;职务犯罪主体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建宏;玩忽职守罪之犯罪构成新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于鹏飞;破坏土地资源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张礼萍;玩忽职守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耀武 张伟忠;“准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解与司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诚;受贿罪主体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陈新军;论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赵权;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雪绮;论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1年

5 罗丹;受国有企业委派从事公务人员之主体身份界定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铭谦;股份制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7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