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与重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关相互关系厘正
[Abstract]: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supervisory board of a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is in a state of overall invalidation.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has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the accumulated malpractices of Chinese companies and improv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not without doub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 substantial change in the extern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l ownership structure,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ll encounter the same fate as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B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independent directors has become a reality, the revised company law also formally confirmed this structure, so the urgent task is how to corr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s.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odies should be focused, appropriately cross-cutting, functional, coordinated and guided by this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the design of the respective mandates, functions and means of oversight of the two bod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oversight function of the two institution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possible.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2 喻猛国;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9期
3 胡建斌;;独立董事制度的障碍[J];资本市场;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华;;浅谈独立董事效用的发挥[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刘红光;;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之建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田新苗;论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李定轶;金春;潘风焕;陈迎;;我国独立董事的现状及其困境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戴宁宁;浅谈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约束[J];商业研究;2002年18期
6 吕云凤;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曾殷志;杨梅;;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沟通机制构建[J];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01期
8 马文钦;郝哲;;国外企业经营者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比较及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9 余颖;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效率评价[J];财经科学;2001年03期
10 唐跃军,肖国忠;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基于对5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振宇;左敏;;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融合趋势看我国治理结构的完善[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朱炎生;;我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变迁与独立董事功能的定位[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孔玉生;廖果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晋康;廖振中;;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杨有红;徐心怡;;试论我国公司内部控制中的监督系统——监督机制中的模式选择及完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金文辉;我国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与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7 汪满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孝梅;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冲突及融合[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王永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梁天;公司控制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席;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明珠;从五粮液集团不当关联交易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燕敏;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谢茜;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制度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徐磊;公司治理模式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志鹏;法人监事的引入与中国监事会法律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卢在光;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控机制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媛;我国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岳宇超;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之法律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陈霞;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哲,董海峰;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现实下的再思考[J];法学;2001年07期
2 李占猛,杨宏伟;美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J];国外财经;2000年04期
3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殷少平;[N];中国证券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泽云;;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探析[J];天府新论;2008年S2期
2 蒋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评析与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1期
3 龚合雄;;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浅探——兼评新《公司法》第123条[J];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01期
4 李卫国;向长胜;;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立法完善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5 王玲娇;;浅谈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功能之协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炳生;;检讨与重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关相互关系厘正[J];浙江学刊;2006年01期
7 肖松;;独立董事制度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梁慧;赵波;;由独立董事引起的对设立独立监事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2期
9 卢艳宁;;浅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规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02期
10 敬国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构建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兼评新《公司法》的立法选择[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刚;;独立董事制度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金泽刚;肖益平;;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监事会及其关系新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传洲;;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研究[A];2006年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文[C];2006年
4 周鲜华;田金信;张秀红;郝宇;;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岩;;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长溧;;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陶萍;滑笑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沈小燕;;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何柏;;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10 吴亚丽;;公司治理结构与控制权激励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小凡、蒋砚章;独立董事如何“独立”[N];光明日报;2004年
2 刘俊海;论独立董事制度(上)[N];国际商报;2001年
3 保富 亚丽;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N];金融时报;2003年
4 张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5 郑能武(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从会计管理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N];安徽经济报;2002年
6 穆方舟;从吴昌侠事件看中国独立董事制度[N];经理日报;2005年
7 刘俊海;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利股东利益[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王自豪 李保全/文;建立我国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基本构想[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殷少平;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N];中国证券报;2001年
10 张勤;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困惑[N];经理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政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吴冬梅;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红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申富平;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张虎;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6 魏文培;独资型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张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宗杰;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周睿;论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海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平松;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2 崔赫;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孙良胜;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志林;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孙瑞;论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稳健引入[D];外交学院;2004年
6 农梅;会计舞弊治理效果[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张淑慧;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应盈;基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炬;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宁静;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74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7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