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法风险分配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cept of risk, starting with the risk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nd the free value, order value, efficiency value, risk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nd the fairness of the company law.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corporate law risk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the status of commercial law. The ways of risk distribution in company law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conventional allocation and non-contractual distribu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avoidance, control, retention, transfer and dispersion of non-contractual methods.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泉;论规避公司分配风险的法律机制[J];理论学刊;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黄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8 陶立峰;;药品强制许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9 李爱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牛静;;接近使用媒体权与言论自由[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敏;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罗婷婷;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鲍云松;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席;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小红;杜玉琼;周凤鸣;;论合理预见规则[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夏玉珍;王志丹;;农民失地风险分配差异[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谭安华;;论合理预见的规则[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金堂;王精才;;论企业制度中的风险分配及其补偿[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王斐;;医疗事故责任原则分析——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6 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7 王保树;;有限合伙人的有限责任:风险分配与债权人保护[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8 梅龙生;;论人体医学试验的风险与损害赔偿责任[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姚亮;;现阶段中国社会风险分配不公问题初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黄国泰;张治库;;现代人的发展风险及其预防[J];学术界;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清云;;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合同风险分配和司法实践[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杜健勋;;分配与治理:风险社会的环境法结构转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李小五;翟中强;;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吴江;管晓宏;高峰;孙国基;;考虑风险的发电商优化报价学习模型[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吕超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志娟;程龙生;;江苏省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承担机制研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婷;;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看阶级结构变迁[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谢进川;;风险社会语境下传媒公共生活实践的主要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晋海;;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海怡;;责任规则威慑与激励效应的异化及矫正——兼评《侵权责任法》第七章[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道勇;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N];学习时报;2010年
2 李晓蕾;搭车国美 爱多重出江湖[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玉明;规避“BOT、PPP”风险要量力而行[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许凌艳;上海世博会宜尽快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王兴元;科学的机制 惊人的业绩[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郑杭生;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社会意义[N];南方日报;2006年
7 李金泽;存款纠纷中诈骗苦果该谁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8 科文;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N];金融时报;2000年
9 周义兴;月饼价格之迷揭示商业伦理缺陷[N];证券时报;2007年
10 李军;民营资本如何介入公用事业专家解读三大模式[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神法;矿业项目融资风险分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高华;我国BT模式投资建设合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兰定筠;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制度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郑宪强;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赵建军;基于业主视角的地铁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葛良骥;混合机制下巨灾风险公共干预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熊华春;两类供应链合同及其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邓中美;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合同条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朱长胜;关联企业跨国资产重组中的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李瑞跃;国际项目融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转型期我国环境风险不平等与风险分配[D];南京大学;2012年
2 李双喜;伙伴关系模式下的公路建设项目风险分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卜玉梅;风险分配、系统信任与风险感知[D];厦门大学;2009年
4 吴金芳;我国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麻宝莉;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钱小玲;不可抗力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姚X;我国电力行业融资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美红;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引入PPP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静;基于风险分配的代建合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艾光鲜;建筑工程变更的合同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0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