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台湾公司股份制度若干评析——兼与日本等国比较

发布时间:2018-08-30 20:47
【摘要】:正 台湾公司法植根于中华法系,它首先以日本的商法为蓝本制订而成,显现出浓厚的大陆法系特色;其后的演进又大量参考了英美法系的公司制度,成为三大法系混合的产物。但或许正因如此,它的许多制度,既区别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日本),又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国家(如美国),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中的公司股份制度即可作如是观。这些特色,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亦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就此略加评析。
[Abstract]:The company law of Taiwan is rooted i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t was first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Japanese commercial law, showing strong features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Subsequently,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any system of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has been extensively referred to. It has become the product of the three legal systems. But perhaps it is because of this that many of its systems are different from civil law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nd from common law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howing their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m, the company share system can be regarded as the view. These characteristics, both worthy of affirmation, but also imperfect place,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mment on thi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禧,林光祖;台湾公司法的特色及其配套立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9年07期

2 秦明玉;;会计模式差异的法律环境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杨威夷;台湾公司法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J];台湾研究;1996年04期

4 唐斐;;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选择——新、旧公司法的对比与改进[J];特区经济;2008年01期

5 薛强;;西方两大法系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7年07期

6 程洁;;关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7 唐文娟;张艳;;浅论民事诉讼中的交叉询问制度[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11期

8 汤玉枢;试论台湾公司发展对其立法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2年10期

9 王生平;当代股份制的新发展[J];税收与企业;1994年01期

10 黄春歌;;论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2 付兆丽;;两大法系刑事诉讼差导之比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齐恩平;;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雷兴虎;;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方向[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张照东;郭小东;;错位的“合同目的落空”——《合同法》第94条第1项评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刘萍;;借英美法系陪审制度鉴我国陪审现状[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万一;刘东平;;公司资本制度研究——从商法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解读、评判与重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刘艺工;;人民陪审制改革刍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冯绍雷;;市场经济立法中,,引入国际惯例的研究[A];1994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峗;貌合神离的英美法[N];法制日报;2011年

2 广州海事法院 辜恩臻;英美法系证据的“宽进严出”[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赵文群 广东省东莞市公职律师事务所;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徐景和;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李昌盛;刑事审判中的主动与被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特派记者 熊敏;海外投资再遇“国家安全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若朴;不固守传统也不盲目崇外[N];法制日报;2007年

8 刘品新 孙凰;欧盟国家的业余法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冯李汪物流金融工作室;传统还是创新?[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日生基础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沙银华;大陆法系立法思想的变迁[N];中国保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高峰;刑事侦查中的令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杨杰辉;刑事审判对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剑虹;亲属拒证特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国强;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琼芳;我国的公司设立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雷;浅析两大法系陪审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张铎;中国制定法完善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冯博;论根本违约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5 白云;论我国类别股份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黄莎莎;论两大法系代理制度之融合[D];外交学院;2006年

7 李丹;论羁押的权力制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叶常青;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申惠文;担保物权体系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王春香;建立当代中国民事判例制度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4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14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