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以股抵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1 17:27
【摘要】:以股抵债,无法律障碍(暂可比照《公司法》有关回购的规定),有先例可循(申能股份、云天化等曾进行定向回购试点),有利于标本兼治。通过以股抵债削弱发生占用的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解决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切断占用源头。
[Abstract]:There is no legal obstacle (temporarily referr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on repurchase), and there are precedents to follow (Shenneng shares, Yuntianhua and so on have carried out targeted repurchase pilo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reating both symptoms and symptoms. By using shares to offset debts to weaken the control right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is solved, and the source of occupation is cut off.
【分类号】: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濮婕 ,吴晓求,徐宏源,周竞东;“以股抵债”:利空还是利好?[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2期

2 昆仑;“以股抵债”不能鼓劲[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2期

3 贺怀民;“以股抵债”利谁的好?[J];股市动态分析;2004年31期

4 ;神马实业(600810)物超所值 以股抵债[J];股市动态分析;2004年31期

5 程伟庆;股抵债的市场分析[J];新财经;2004年09期

6 姜世明;众说纷纭的“以股抵债”[J];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张娅;一手股挑战大股东“以股抵债”[J];商务周刊;2004年17期

8 牛方礼,罗雪峰;“以股抵债”出鞘[J];中国对外贸易;2004年09期

9 剑云拨雾;戏说“以股抵债”[J];金融经济;2004年10期

10 杰凌;偏方“股抵债”[J];中国投资;200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正华;资产处置力度加大[N];金融时报;2001年

2 龙昊;股份回购扬汤止沸[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3 雨儿;海博股份 华融资产退出[N];证券日报;2003年

4 晓颂;力求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中国华融退出海博股份[N];中国证券报;2003年

6 墨 帅;本案债权转股权协议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记者午言;长城公司力促国企改革[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廖新军;江苏京江农行入主ST纵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王琦;产品需求增长 投资热点显现[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焦红霞;强化社会公众股股东话语权[N];中国改革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季云;股份回购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347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47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