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权置换式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2 06:17
【摘要】: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萧瑟寒冬中撑过。危机之危在经济发展趋势衰弱、增长减缓;危机之机却是为企业提供了重新布局的机遇。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企业展开新一轮的并购热潮。在我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公司也越来越依仗资本市场进行战略重组,利用有限的资本实力撬动更大规模的市场资源。尤其是自2006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发挥资本市场强大的“资金池”效用,综合运用现金、股权、债权等多种手段积极进行并购。以股换股形式的并购方式更是在近年来公司并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股票或者以其所持有的子公司的股份按比例置换被并购公司的股份,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股或者合并。利用以股换股的方式进行的公司并购,不仅大大减轻了并购方现金支付压力,而且因定向增发新股壮大了自身实力。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上已经十分成熟股权置换式并购,我国股权置换式并购的研究与公司并购实务发展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公司法对公司并购的规制还处于粗线条状态。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在股权置换并购中容易受到来自控制股东的压制,而且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缺乏参与股权置换并购决策的意识。如何保障中小股东参与决策的权利和身为投资者的权益,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落脚点。 本文主要分为导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导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价值、现有研究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的实证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从股权置换并购的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分析了股权置换并购兴起的原因、股权置换并购过程中的股东博弈分析以及股权置换并购控制股东绝对意志的必要性约束。第二章主要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现阶段对股权置换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从中小股东的实体权利、司法救济途径和反向保护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我国股权置换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进行思考,旨在总结现有成果,勘明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问题解决和制度设计提供有力的帮助。第四章在前述内容基础之上,提出完善我国股权置换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
[Abstract]:In 2008, the economic crisis swept the world, large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he bleak winter through. The danger of crisis is that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weak and growth slows, but the opportunity of crisis is an opportunity for enterprises to rearrange. Especially with the gradual recove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enterprises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oom. In the era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in China, companies rely more and more on the strategic reorganization of capital market, and use limited capital strength to leverage larger market resources. Especially since the CSRC issue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more and more listed compani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ful "capital pool" utility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make use of various means such as cash, equity, creditor's rights and so on to actively carry ou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 & A in the form of stock-for-stock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M & A in recent years. The listed company controls or merges the target company by offering additional shares or replacing the shares of the subsidiaries held by the listed company in proportion to the shares of the merged company. The use of stock-for-stock M & A not only greatly lightens the pressure on M & A parties to pay cash, but also strengthens their strength by offering new shares.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market in the west, there is a certain imbalance between the research of equity replaceme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hich is already very mature and mature in the western capitalist market. The regulation of corporat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y company law is still in the state of rough lines. The shareholders, especially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are easily suppressed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the stock exchange merger,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he weak position lack the conscious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stock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w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will be the main foothold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troduction and text.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value of the topic,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data,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of this paper. The main body include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quity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equity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game analysis of shareholders in the process of stock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trolling the absolute will of the shareholders in share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stock exchang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by means of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ubstantive righ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ways of judicial relief and reverse protectio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third chapter uses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to think about the system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equity exchange M & A in our country, aiming at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identify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ing powerful help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nd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ontents,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equity exchange M & A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苏晴;许崇峰;;中小股东权利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2 吕永铮;;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侵害及保护措施[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3 张晓雯;;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4 许崇峰;关苏晴;;略议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赵伟;;浅谈中小股东的权利保护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6 张彬;;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及完善[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6期

7 李云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资产评估基准日与交割日之间的损益处理[J];中国律师;2010年02期

8 ;第八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典型并购重组案例奖”案例评析[J];证券法苑;2010年01期

9 陈荣文;;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利益保护——以企业并购重组时对劳动合同的处理为视角[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0 马磊;王学飞;;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的若干注意事项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巧蓉;蔡浩;;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庆;;公司治理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马卫京;孙海波;王一霖;;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发展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4 陈文伟;;迎接中小企业并购重组的异军突起——兼析中小企业并购重组的特点[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仇小松;;论股份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民事诉讼救济[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吴旭;;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李荣融: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9 ;01~05年国内汽车业并购重组大事件回顾[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10 丁丁;潘方方;;论股东派生争议的可仲裁性[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兴祥;中小股东权益更有保障[N];证券时报;2002年

2 萧湘;并购重组或成重头戏?[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申屠 青南;我国钢铁业进入并购重组阶段[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主持人 吕兵;并购重组:聚力拓开全球竞争新途[N];中国冶金报;2005年

5 早报记者 封欣 实习生 徐永刚;并购重组或是科龙“重生”之路[N];东方早报;2005年

6 记者 李导 $$ 嘉宾 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 吴淑琨 远东证券公司研发中心高级分析师 顾丽文;G时代并购重组将成主旋律[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侯捷宁;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就是保护中国股市[N];证券日报;2008年

8 龚月;电力企业并购重组加速[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记者 金鹏 通讯员 方治;43家企业并购重组“突出重围”[N];嘉兴日报;2008年

10 赵浩;湖北将力推企业并购重组[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可果;中国上市公司非市场化并购重组及其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席鑫;并购对公司价值的溢出效应[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君慧;中国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的市场反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周业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交通运输企业匹配并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沐纯;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细良;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赵显亮;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恩静;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莫申江;并购变革背景下的伦理型领导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价值再造效应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魏娜;企业并购能力动态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其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4 李继萍;企业并购的税负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田琦;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崔荣;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分析——从国际银行并购看我国银行业整合趋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红苓;国际金融业的并购重组及对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战略分析[D];西北大学;2001年

8 谢科洋;并购重组中律师的角色与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洪亮;煤炭行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维;JK集团并购CX公司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5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45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